三日後。
大年初四。
夏府,書房裏。
正當夏晚意和夏永魅聊著家常的時候,突然接到了一份急報。
——倭國在年前扣押了夏國和頁國使者,僅梁虎和一位頁國使節逃出。
帶出這個消息的是到倭國經商回來的神州人,此事在倭國傳得沸沸揚揚。
倭國天皇煽動民意,尤其是前段時間逃回倭國的龜小頭趁機扭曲事實,抹黑神州夏國和頁國,最終倭國百姓憤怒之下要求扣押兩國使者,以迫使兩國正眼看倭國。
一直以來,倭國都是臣服於神州,如今想突破這個局麵,而想要突破,就會有衝突。
所以,倭國做了不少前期準備,包括龜小頭等人去神州進行各種間諜活動。
夏永魅接到快報之後,憤怒之下,一掌拍在了茶幾上,上麵的茶杯被震動得滾下了桌底,碎了。
“倭國是想趁我大夏內亂,神州風雲際會之機撈一把油水吧!”
將消息轉告給夏永魅聽的是軒轅語,他拿出了一份折子,說道: “爹,經營東州半年餘的李凡星上書請求伐倭。”
李凡星在盛景朝時為禮部尚書,由於夏永煦篡位改元,盛景朝覆滅,所以他不想在夏永煦的天意朝為官。而一些不想臣服於夏永煦的盛景朝舊臣不是逃亡了,就是被夏永煦的犬牙們殺了。
李凡星僥幸逃脫,經過幾番波折沒有惹來殺身之禍而到了白虎城以東的東州。
東州沿海,而且地理位置重要,扼守夏國,同時也是扼守神州東大門的州。
念在李凡星和他已故堂弟李凡辰為夏國鞠躬盡瘁,夏永魅升他為光祿大夫,兼任東州郡守,坐鎮夏國乃至神州的東大門!所以也由正三品,升到了正二品。
夏永魅接過折子,看了看,然後問道: “水師如何了?”
夏晚意回答: “已有三十艘戰船,整支水師十二萬人。”
在原來的基礎上加強海防,鍛煉水師,是當時夏晚意的提議,並且得到了實施,所以夏晚意對水師的情況比較了解。
“嗯。”點了點頭,夏永魅問道, “你們幾位對伐倭一事有何看法?”
在場的人加上夏晚意和軒轅語,有六個,其他四個現在都是夏永魅的心腹。哪怕他以前的官階不高,禁受住了考驗的,才能委以重任,所以,這四個人基本都是三品以上大員。
禦史中丞周鑫說道:“三爺,如今南方大部分地區以及除青龍城的其餘三座大城還在偽朝逆黨手中,剩下的都是為我朝掌控,而且東州一帶地緣遼闊,人員眾多,稅收豐盈,所以,趁倭國挑釁,以及偽朝有內亂動向的時候,伐倭是不錯的時機,不然一旦等偽朝喘過氣來,與倭國勾結,到時候東州恐不保!”
周鑫的話,甚是有道理,夏永魅再問其他的人。
“我附議。”夏晚意第一個同意。
“我附議。”接著是軒轅語。
“……”
剩下的人,也都附議!
“那你們覺得,誰可以勝任伐倭將帥一職?”夏永魅問道。
周鑫回道: “回三爺,早年李凡星就在軍中帶過兵,打過仗,頗有軍事才華,隻是後來幾無戰事,就上書三爺調離軍中,恰巧禮部尚書一位空缺,於是三爺連升他兩級,做了禮部尚書,所以,我推薦李凡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