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是新人發言。
而當軒轅語和夏如意一起去敬完酒回來之後,又吃了半個時辰,夏永魅便趁劉聖在這裏召集了幾位臣工在書房裏聊起關於最近國際形勢的事。
軒轅衛因體力不支,便回去休息了。
軒轅語是新郞,夏永魅讓他繼續去陪其他賓客暢飲,所以不參加會議。
“如今軒轅愛卿的心願已了,我們也到頁國一陣子了,加之盛景軍和討逆軍勢如破竹,所以,我們得計劃下一步了。”夏永魅抿了一口酒,說道。
“不知夏伯父如何計劃?”劉聖問道。
夏永魅直言不諱地說道: “齊國和辰國才是我們的最終宿敵,下一步自然就是針對齊辰兩國的。”
劉聖微微點頭,說道:“現在最難摸透的是齊國,自從他們因糧草被燒而退兵之後,就沒什麼動靜了。”
夏晚意沉聲道:“如果我沒猜錯的話,齊國這是在以靜製動,雖然他們現在沒用動靜,但是,不排除他們是在伺機而動。”
“嗯。”夏永魅點頭說道,“所以,我們就給它動起來,反其道而行,以動製靜!”
“動起來?”夏晚意、劉聖、梁虎異口同聲地說道。
“齊國的西南方向,是何國家?”夏永魅不急著解答,而是問道。
“齊國西南的宋國,西邊則是衛國。”劉聖回道。
夏晚意眼睛忽然一亮:“宋國與衛國在國力上相比,是衛國稍弱,兩國如同薑國和酉國一樣不和,所以衛國為了能與宋國相抗衡,便與齊國交好。幸好宋國占據著有利地形,易守難攻,否則早就被齊國出兵了。”
“夏伯父是想在宋國和衛國之間……”劉聖的手掌一收,握成了拳頭。
“正是!”夏永魅慎重地點頭,說道,“在夏國西邊的是雲國,雲國一向不與夏國,也不與齊國交好,倒是喜歡與一些小國交好,因此,暫時不用擔心雲國。至於如何把宋國和衛國的矛盾激化,這就需要我們進一步討論了。”
夏晚意忖思了片刻,說道:“既然衛國向齊國靠攏,那我們就設計在衛國這裏捅一刀,讓他們向宋國非正義宣戰,宋國則會以正義反擊。衛國國力不及宋國,齊國會坐不住,必會相助,接著我們再在與齊國接壤的其他國家上做手腳。讓齊國陷入多麵難的境地,由此先耗上齊國一陣子,等我們平叛完畢,再乘勝伐齊!”
夏晚意的計劃不錯,眾人紛紛點頭。
“齊國有情況,辰國也一定坐不住。”劉聖分析道。
“如此一來,世道可能會亂了。”夏晚意語氣凝重地說道,“一旦夏國、齊國、辰國、頁國以及其他一些國家卷進來,勢必會打破百年來的和平大勢,屆時,既是挑戰又是機遇。”
夏晚意清楚,一場世界大戰,往往就是從一個區域發展成全世界,就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
而戰爭,就意味著有犧牲、有收獲。可能國家會滅亡,也可能國家會強大。
總之,夏國尚未強大到足以以一國之力統一割據時,就得來一場“渾水摸魚”!
當時機成熟了,夏國足夠強大了,便可以橫掃八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