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靜念佛珠(1 / 3)

“靜念珠?佛家之物?”盤膝坐在焦溝床上的葉蕭,手中捧著一顆嬰拳大的白色珠子,在漆黑的房間裏散著蒙蒙白光,在珠子的表麵,隱隱浮現出了兩個金色古篆,正是“靜念”二字,而此珠摸上去,也確實可以讓人靈台一清,起到平心靜念的功效。

據葉蕭所知,在漢國境內,佛教並不盛行,僅有的幾個宗派也是日漸式微,薪火難繼,教義並不被民間大眾所認可,而真正的佛教聖地,據還在滄之海的彼岸,那個大羅國境內。

滄之海廣闊無涯,海上風浪險惡,凶獸更是不勝其數,凶險無比,要想長時間在海上航行,那可真是九死一生,即使是修行者,也不敢妄言橫渡,龍嘯當年不過一介凡夫俗子,竟然能安安穩穩地渡了一個來回,而且還帶回了這件佛家寶物,倒是頗為出人意料。

此珠入手溫潤無比,並且會有一股清涼之意遍及全身,讓人煩躁盡消,靈台空明,端得是件奇寶,而最讓葉蕭稱奇的是,此珠隱隱還透著一股佛性,拿在手裏,就好像置身寺廟之中,可以感受到那種寬大宏廣,包容一切的佛教經義,讓人心向往之。

“宣揚教義?”想到這裏,葉蕭心中不禁一動,隱隱感覺抓住了一點什麼。

對於佛教,葉蕭雖然沒有什麼深刻的研究,但也並不排斥,前世的他,甚至還專門背熟了一段佛經,以作煩躁時靜心之用,效果也甚好,因此對於這異世的佛教,也不由起了好奇之心。

“可惜這不是一本佛經,不然拿來研習一番也挺好!”將這顆靜念珠翻來覆去地摸索了半,除了可以感受到那種慈悲,祥和的佛家意境,再有沒有別的實質性的收獲,即使這樣,葉蕭也感到比較滿足,能保持靈台清明,對他的幫助已經非常之大了。

“玄心道這鬼玩意,來無影去無蹤的,而此珠還得貼身佩戴……真是麻煩,也沒留個眼什麼的!”讓葉蕭意外的是,隻有通過肌膚接觸,此珠才會揮效用,這讓他心中有些無奈,一時想的頭疼,拿起這顆光禿禿的珠子,就磕起了腦門。

突然,一段模糊的經文出現在了葉蕭腦海,旋即又消失不見,葉蕭微微一愣,不過很快就反應過來,想必是這靜念珠,也和修行者使用的玉簡差不多,裏麵應該儲存著什麼信息。

這個現,讓葉蕭有些迫不及待,將靜念佛珠輕抵額頭,緩緩注入神念,先是感到一股溫順和善的意念,慢慢地出現在了腦海,然後就是一幅幅生活畫麵,有青燈寒寺,靜坐苦禪,也有隻身孤影,遊走人間,更多的,還是對於佛祖的虔誠,對於經文的領悟。

短短片刻,葉蕭就似親身經曆了一位僧侶的一生苦修,他的情感,他的經曆,還有他對佛經的感悟,都深深地刻在了葉蕭的腦海,完完全全成了葉蕭自己的東西,就和他當初穿越而來,讀取他人記憶時的感受差不多,唯一不同的是,這次並沒有那種劇烈的,連頭顱都似要炸開的痛楚。

“醍醐灌頂……”葉蕭**一聲,靜靜地開始消化著這份記憶,知曉了這顆靜念珠的來龍去脈,它,是一位來自大羅的高僧的遺物,這位高僧在坐化之前,以無上的願力,將他的人生經曆,還有感悟到的佛教精華,都留在了這顆靜念珠裏。

這位高僧,在當年下宏願,要將佛教經義傳遍下,為此,不惜隻身橫渡滄之海,卻被海上妖獸襲擊,拚死上岸來到漢國,成功地布下了一座傳送陣,自己卻已油盡燈枯,坐化在了傳送陣外,隻留下了這顆靜念珠。

龍嘯不知其故,得到佛珠之後又誤入傳送陣,因此才有了大羅一行,得到了一些煉體的經書便匆匆而返,這也是他命好,另一端的傳送陣,設一座深山裏的古刹內,而這位高僧一生苦修,並沒有什麼什麼門人弟子,否則的話,僅憑這顆舍利散的濃烈禪念,他就要被捉拿起來,問個究竟了。

“也不知那座傳送陣是否依然完好,有機會的話,過去看看倒也不錯……”明了了前因後果之後,葉蕭如此想到,而這顆舍利留下的禪念佛義,更是讓他對海那麵的佛教聖地,平添了幾分向往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