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直接將朱鉉此語,列為蠻莽武夫對文人的惡意攻訐。
董承、楊彪也覺得朱鉉言過其實,所以未阻止孔融嗬斥,靜聞待朱鉉作答。
“噶噶···”朱鉉被孔融這麼一激,反倒氣笑了。須臾之後,方道:“修身養性?自古作大惡者,莫不是飽讀詩書之輩。大奸大惡之輩,有幾人是目不識丁的草芥之民?”
孔融聽了來氣,張嘴要反駁,奇了,竟然辯無可辯。
似乎人家朱鉉說的對啊,真找不出一個‘千夫所指’之人為草芥小民。
“你為孔聖之後,當明白,自我朝而開始的‘儒教’,與孔孟聖人所倡導的‘儒家思想’,根本就是兩回事。你不承認?”
孔融睜圓了眼,口張得老大,卻辯駁不了,隻聽得喉嚨內呼呼喘粗氣。
孔子崇尚‘修身’,注重社稷賜福黎民,勸導施仁政,讓利於民。所以,周遊天下,四處遊說,各路諸侯拜服其人品,而不敢用其政治主張。
孟子更甚,“民為大,社稷次之,君為輕。”
而儒教是什麼?‘忠君報國’乃是核心。君讓臣死,臣不得不死;君為天,民為地,推崇天地和諧。倡導王道德治、確立上下秩序的國家宗教。
“漢武之後,儒家已死!”朱鉉字字珠璣,如利刃插於孔融心肺。
“你···”孔融不由得勃然大怒,已是起身要上前與朱鉉相搏。
董承、楊彪見狀,上前按住孔融,又一起向朱鉉言道:“將軍!此言太過。我等自幼讀經史,萬不能受。即使如你嶽父,也是要嗬責與你的,快別說了。”
朱鉉見他幾人這般,心內明了,終是權貴,雖有濟世之心,但根本不會放下身段,將自己如草民同等。
這還是有德行,有修養的。那些朝堂之上的衣冠禽獸,就更沒有指望了。
從此刻,朱鉉更明白一個道理。指望官宦、士族來施舍公平,那是與虎謀皮,自己在做癡人說夢。
“看來,這天下黎民的夢想,唯有自己去爭取。我朱鉉,就代大地子民,與這些天之驕子們,爭一爭。皇帝貴為天之子,我這草芥,就做地之子。哼!”
抱定了心思,朱鉉底氣更足,直接喝道:“人說暴秦焚書坑儒,宵禁百家。武帝以來,儒教難道不是如此做的?獨尊儒家?好一個獨尊儒家。你儒家難道不是變了··走狗?”
幾人都驚呆了。
朱鉉卻是激動不已,根本不看幾人的表情,但見那魁梧身影站立,聲如鍾鼎齊鳴,震人發聵。
“漢室可保,但規矩必須遵循。上至皇室,下至黎民,都要守這個‘規矩’。即使這‘天’,也要守規矩。”
現場,一時間陷入沉默。萬料不到,朱鉉今日會講這些。
其實,朱鉉如此,也是為轉移話題,避免談及曹操之事。
同時,也想看看,朝堂中,到底能否有人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張?
至於說,此言傳出去,也沒什麼大不了。
曹操本身也不是遵循儒教的人,正大力廢止,推行法治。
火點得差不多了,也該熄滅一二。
朱鉉遂言:“諸位,人人都守規矩,才是保證社稷永久之道。‘過猶不及’,貪到的利益太多,終究會禍及自身。十常侍、何進、董卓等人,莫不如此!”
確然!王朝數百年一更迭,權臣十數年沉浮,都曾輝煌,但最終難免罹難。
依靠權力,過度索取,終為天下所棄,非子孫之福。
“儒家亦可謂規矩,法家也如此,隻在諸位心內有‘公平’二字,則一切皆成規矩。諸位飽讀經史,更應從此入手,多為天下所有人的福祉考慮。”
言罷,朱鉉俯身拜下,而後作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