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 曹操攻定陶(2 / 3)

“哼??大耳賊!待我收拾了呂布,便與你算賬。”曹操咬牙切齒。自己率軍攻打徐州,不想卻成全了劉備,還險些丟了老巢兗州,曹操越想越窩囊。

一旁,荀彧忙勸止:“主公,此是天意!還是快些想計策,滅呂布為當務之急。”

曹操向來視荀彧良師益友,自是不辯駁,反倒請教道:“先生可有良策?”

“呃?主公此時兵強馬壯,又兼糧草豐足,正可出兵消滅呂氏。”荀彧進言。

曹操思忖,荀彧之言有理。目下,兗州大部已重新落入自己手中;呂布等人不過把持著數座城池,兵多為新招募,糧草也不足;而自己這方,可謂兵精將猛,糧草又經夏秋兩季豐收,府庫已然盈滿。

“依先生之言,即刻出兵。”曹操踱步言道:“我親自率軍攻打濟陰郡城定陶,濟陰太守吳資絕非我之敵手,月餘便可破城。”

荀彧暗自點頭,現今若論謀劃行軍布陣,曹氏可謂曹營內第一人,自己已無需提點。

曹操這番的謀劃,不可謂不老謀深算。呂布、陳宮現今駐守濮陽,但濮陽是一座孤城,背靠黃河,南麵就是鄄城。定陶則不同,乃是通往兗州西南的咽喉。奪取定陶,整個兗州西南就如探囊取物,連張邈的老巢陳留都不可能保全。

“主公英明!”荀彧真心讚道。

“隻是,主公出征,呂布若是來攻鄄城,也不得不防。請主公留下數員大將,兵馬五千,我願保鄄城一年無虞。”

“夏侯惇、曹仁等不隨我出征,另選精兵一萬留與你,切記要守好鄄城。”

曹操自然明白鄄城的重要性,不但自己與部下將領們家眷在此,而且鄄城囤積大量糧草、兵器、輜重等,更因為鄄城處兗州中部,震懾整個兗州的重地,萬萬不得有失。

荀彧頗覺意外。

曹操留下這麼多兵馬,如何攻打定陶?畢竟,吳資手中還是有著兩萬餘兵馬的。

“主公!五千足矣。我等據守不出,呂布多為驍騎,攻不進鄄城。”

“我心意已決,你不必再勸!”曹操堅定的決絕,令荀彧徒喚無奈,隻得拜別而去,為曹操出征做準備。

曹操不聽荀彧勸阻,實則心中有數。

若是舉兵攻打定陶,縱然多這五千人馬,也不可能急迫間得手。

反倒是細選精兵,以兵少誘惑吳資出戰,可能奏奇效。

十日後,糧草備齊。曹操以曹純為前部,自己與曹洪率領中軍,於禁、李典壓著糧草,全軍僅五千餘人,向定陶進發。

數日後,全軍進抵句陽。

曹洪等人,都認定曹操在等朱鉉率軍前來彙合。

未料到,在句陽休整三日後,始終未見朱鉉率軍前來,曹操即令全軍再次開拔,直往定陶而去。

路途上,曹洪心中疑竇,催馬上前詢問曹操,“大哥,未見朱鉉,可是他不願出兵相助?”

曹操冷眼覷看曹洪,口中低喝道:“行軍之中,休要胡言!朱鉉乃我兄弟,若召請,怎會不來?再敢妖言惑眾,斬你首級。”

曹洪聽聞,悻悻間催馬便要離去,又被曹操喝回,“與我聽仔細,軍內若有人議論此事,斬無赦!”

眾將都悶呐,唯獨曹操身邊的郭嘉清楚。

曹操不請朱鉉,乃是留著後手。

吳資絕非曹操之敵,這次曹操的目的不簡單,呂布才是那條大魚。

曹操率眾而來。定陶城內,吳資早得到了消息。

起初,城內人心惶惶。

但曹操離開句陽後,吳資手下打探明白,隻有曹操率領五千兵馬而來,乘氏的朱鉉按兵未動。

“哼哼??曹操太過驕橫狂妄,就憑五千人,也想攻打定陶。”吳資不屑道。

旁邊有謀士提醒,“主公不可大意!曹操善於用兵,手下多猛士精銳。當年平丘之戰,橋蕤三萬精壯,尚且為曹氏數千兵馬所乘,橋蕤本人更是???”講到這裏,謀士才覺得今日嘴滑,險些衝撞了吳資。

吳資果然暴怒,“呔!敢咒我如橋蕤那般。戰前亂我軍心,推出去斬。”

那人登時被嚇得魂飛魄散。往日家妻多次勸導他,吳資殘暴,不可盡言,未料想今日果然遭了口舌之禍。

“郡守,此人一時口誤,但也所言非虛,不可擅殺忠貞之士。大戰在即,豈不令全軍上下膽寒?”

眾將一貫懼怕吳資,聽得有人為謀士說話,齊齊打眼看去,乃是前乘氏縣令梁習。

說來,這位梁縣令,乃是吳資的鄉鄰,自幼相伴讀書,也算發小。

吳資附呂布,將梁習自乘氏請來,對其很是推崇。

吳資見梁習發話,也就作罷。其實,他方才喝令斬了謀士,也是一時氣惱,話一出口,便後悔了。這個時候,為一句話殺人,確實不值。

“賢弟有何高論?”吳資暫時撫平怒火,誠心問道。

梁習言道:“曹操此來詭異,需要小心提防。莫如守為上,待探清其虛實,再作打算。另速速派人聯絡濮陽,將這裏的情勢告知陳先生。”

陳先生,就是陳宮。

梁習曾追隨陳宮讀書,算是其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