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後麵還有三千兵馬開來,我願去勸降!”剛剛投降的人中,有一人言道。
牽招欣然,麵帶喜色問道:“你是何人?”
“在下祝公道,是吳敦的親衛隊長。”
聽此言,牽招才仔細打量。這自稱祝公道的人,身長七尺,虯須赤麵,目光迥然如電,身材反倒削瘦,站立卻有如拔地之鬆。
“好漢子!”牽招由衷讚道,“你可是習武之人?”
“正是!在下為利城豪俠。那吳敦見我有武藝,便強迫我做他的親衛。”祝公道並不隱瞞,將自家與吳敦之事如實相告。
原來這祝公道,自幼便與一名道人學武,練就一身的本領。
吳敦聽聞祝公道功夫了得,便使人來喚祝公道,要他做自己的護衛。
祝公道父母俱在利城求存,不得已,豪俠祝公道屈就吳敦屋簷下。
祝公道是豪傑,為人看家護院,隨侍左右,本就不情願。未料到,有一日,吳敦去祝公道家,見其胞妹美色,垂涎不已,就要納入室內為妾。
吳敦好色,屋內妻妾成群,玩膩了就會隨意賞賜下屬,祝公道豈會不知?當然不能眼看著妹妹入火坑。
吳敦見祝公道不願意,不由得大怒,險些當場拿下治罪,並言辭之中威脅其父母雲雲。
祝公道的胞妹,也是位奇女子,自己梳妝打扮妥當,出來討好吳敦,為父兄求情,而後隨吳敦回府。
祝公道受此奇恥大辱,早就心存除去吳敦之心。
那吳敦竟是無恥,對祝公道言稱乃是親上加親,還命其為親衛隊長。
“原來如此。義士受辱,正該血濺三尺,世人方知俠之大義。”牽招歎道,不禁對這祝公道另眼相看。又仔細叮囑了一番,令其去勸降吳敦的兵馬。
牽招手下將校,見祝公道離去,紛紛上前言道:“將軍豈可輕信此人?萬一他趁機逃走,或鼓動吳敦部眾殺來,豈不是反為不妙!”
“此人乃是俠客,怎會出爾反爾,你等點起兵馬,與我同去見識一番,如何?”
當下,牽招留下五百軍守住橫雲關,帶著大部前往利城。
未有一日,在路間遇到祝公道,其身後緊隨著十數人,看打扮,都是些將官。
“將軍,吳敦部下都願意投降,唯有李氏兄弟不服,被我殺了。”說罷,祝公道自腰際間拿下兩個包袱。
打開來,一看,乃是兩顆血淋淋的首級,麵目猙獰的很。
“李氏兄弟可是那吳敦的死黨?”牽招問道。
祝公道忙回稟道:“正是!此二人為虎作倀,平日裏沒少跟著吳敦作惡。”
牽招了然,正所謂“秦檜還有三個狐朋狗友”。吳敦雖是殘暴寡恩,但也有臭味相投,甘做幫凶的。
“好!祝公道,以後你就入鎮南將軍麾下如何?”
祝公道心中,早已憎恨吳敦久矣。現今,殺了李氏兄弟,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投奔朱鉉。早聞朱鉉待人以德,勇武威名更是遠揚,若投入其麾下,也不算埋沒了自己。
當下,祝公道拿定了主意,跪拜於地,抱拳宏聲道:“小人願效命!”
牽招大喜,上前扶起祝公道。又一起去見那些投降的將官,安撫了他們,令其遣散部眾。
第二日,牽招在祝公道和眾降將的幫助下,順利占領了利城。
利城的留守官吏,也是存了一般的心思,隻要保自家平安。
聽著劉曄的敘述,朱鉉等人連連點頭,最後齊聲讚好。
“牽招,有良將之風,必成大器!”朱鉉率先說道。
朱賁倒不懂什麼良將、成大器之類。不過,早就領教過牽招其人了。
鬼主意多,能捉弄人。當年戰關羽,連蒙帶哄的,把朱賁騙得暈乎乎的。
閻行、張逸亦覺得此事離奇,天下竟有這等事?
劉曄讚歎道:“牽招之能,隻是尚未彰顯,將來必名動天下。這份智謀,這份膽氣,於開國元勳不多承讓。難怪諸位驚異!”
“劉先生,若論膽氣,若說讓人稱奇的,非先生莫屬。當日之事,我可是與張逸親身經曆。自此之後,天下再無令我驚異之事!”朱鉉言罷,與劉曄對視而笑。
朱鉉說的,乃是當日劉曄手刃鄭寶,斥退鄭寶數十名親隨,又隻身闖入鄭寶的營寨。
揮斥方遒間,遣散了萬餘亂民。那份氣概,真是令霸王重生都不敢與之爭輝。
朱賁、閻行未親身經曆,懵懵懂懂的詢問張逸。
張逸一五一十的描述了一遍。雖無文辭修鑿,但仍能令人身臨那險惡之境。饒是二人身為猛將,也驚顫不已。
自此,更加敬重劉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