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六章兵臨城下(2 / 3)

這次真是到了生死攸關的時刻了!朱鉉心內清楚,攻不下小沛,挫不敗陶謙,自己的歸途也就遙遙無期。帳內之人恐怕個個都很明白,所以才會與自己一樣心浮氣躁,可光是心急也於事無補,總要想個良策才行。

朱鉉拿眼盯著劉曄、辛毗,見二人一直不說話,又愁眉緊鎖,必是在苦思冥想。想必尚無良策,否則早該說出來了,這個時候可不能再賣關子。

“二位先生,可想起什麼良策否?”朱鉉試探著問道,心中滿是希冀。可惜,從劉曄、辛毗二人的眼神中,看到的是無奈與沮喪。朱鉉心內不由得緊張起來,一股股急火騰騰的往外冒。帳門外,春意尚早寒氣還重,大帳內的朱鉉等人卻是冷汗直冒。

就在此時,辛毗終於開口說話了,但聽他講道:“小沛城池堅固,曹豹又死守不出,我軍步卒太少不利於攻城。”

這應該是句開場白,朱鉉跟著機械的點點頭,顯得還算有耐心。若是朱賁也這般鸚鵡學舌,他早就一句“廢話!”拽過去了。

“日前,曹公那邊傳來消息,其前鋒曹仁已率部擊潰了陶謙部隊,斬殺敵方大將呂由,現今正往彭城進發,我軍卻被絆在小沛,進不能進、退不得退,處境尷尬!”

“還是廢話!”這次朱鉉仍是在心中說的,麵無表情的在那兒聽辛毗不疾不徐的說著。

“攻城不利發揮我軍戰力,應將敵人調出城來,而後派騎兵合圍,再讓步卒攻城,方可破小沛。”

朱鉉尚未說話,劉曄已是喜道:“想不到你竟與我同謀,隻是該如何調出曹豹,能否仔細說一下?”

辛毗極有風度的向劉曄點了點頭,又向朱鉉拱手施禮,才說道:“可派人在泗水調集船隻,大張旗鼓的用糧車將填有泥沙的糧袋運往河邊,引誘曹豹出城焚燒糧船,那時我們就以騎兵包圍曹豹軍,田豫再領軍攻城必能攻取小沛。”

“此計不妥!若是那曹豹不肯理會我等搬運糧草,又該如何?”朱鉉不免有些懷疑,軍中議事也就不避諱那麼多了,幹脆有什麼疑問便直接問出來,否則議道第二日也沒個結果。

“這個嘛!那就趁機將所有糧草運往彭城。曹豹負責守衛小沛,能眼睜睜的看著這麼多軍糧從他眼皮底下運走?我料他必來劫奪糧草。”

朱鉉半信半疑,現今沒有他法,隻好依照辛毗的計謀辦,吩咐眾人分頭行事。

當日夜間,小沛城中。

曹豹正與部將們商議該如何堅守拒敵,忽聞手下探馬來報,城外敵軍正大舉征集船隻,並將糧草都運到河邊等待裝船,朱鉉兵營中也在準備登船,似乎要舍棄小沛轉攻彭城。

曹豹聽聞朱鉉打算退兵,立刻洋洋得意起來,狂喜著笑道:“聞名天下的鯤鵬騎,在我銅牆鐵壁麵前也不過不過爾耳!”更有部將展竣、王龍向其進言道:“將軍據守小沛已立下不小的功勞,若再趁朱鉉不備燒了曹軍的糧草,朱鉉軍必然退走。而後我等順泗水而下,與刺史大人在彭城合擊曹操。到那時,徐州境內誰人會不頌揚將軍,就是那陳登、糜竺恐怕也要拜服。”

這展竣、王龍可都是曹豹的信服將佐,他們的話曹豹自然要好好琢磨一番。二人話裏有話,絕不是吹噓拍馬那麼簡單,雖未挑明了說,但已將曹豹說得心內直癢癢,是到底為何為他如此心動呢?

此事說來話長,但三言兩語也能交代明白。陶謙在徐州做刺史十餘年,已逐漸年老體衰,眼看就要掛冠退隱,徐州境內各方勢力明爭暗鬥,都想在不久的將來接替陶謙,做上徐州刺史寶座,亂世之中也算得一方諸侯了。

這些人當中,曹豹在軍中的威望最高,號稱徐州第一名將。司農校尉陳登的聲望也很高,他有理政之才,百姓也很擁戴他。而另一人,乃徐州世族豪富,家財億萬之數,為人更是樂善好施,現為陶謙的別駕。這幾個人可說聲望、資質和能力雖有差別,但無論何人擔當徐州牧,都要陶謙點頭才行,所以互相之間難免勾心鬥角、爭攻邀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