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兵發幽州(1 / 2)

公元192年秋,袁紹以逢紀為統帥,朱鉉、潘鳳為正副先鋒,發兵攻打幽州。同時聯絡幽州西邊的劉和、閻柔等人,兩路呼應進軍薊縣。

朱鉉、潘鳳率領麾下精兵猛將,一路疾行進至北新城。北新城在幽州最南部,屬於涿郡治下。田豫統軍一萬守在故安縣城,故安緊依巨馬水,南邊有易水、雹水相隔,正是前往薊縣的要衝之地。田豫此人善於用兵,性格堅韌不拔,對待士兵關愛有加,因此他的部眾都肯為他舍命拚殺。

幽暗的燈光下,朱鉉輕歎一聲:“哎,故安地形險要,田豫用兵巧妙,這次恐怕不像以前那般容易得手。”

劉曄亦點頭讚同,說道:“探馬營回報,田豫將手下騎兵散於易水沿岸,我們的斥候也是好不容易才登岸的。若大隊人馬渡河,必然被其半渡而擊,根本來不及組織抵抗,看來這易水真成了一道天塹,不可逾越。”

風蕭蕭,易水寒。這易水壓在朱鉉心頭,揮之不去,又正巧趕上個秋天,還真是寒意徹骨。

“恩,田豫確實善於用兵,未死守故安城,懂得在易水河畔阻擊我們。”朱鉉又讚了一句。旁邊的潘鳳緊鎖眉頭,暗道:“這兩人說來說去,就是誇讚田豫,難不成那田豫受用了你二人的讚揚,就能放我們過去?”

“主公,要不然我們繞過易水,從西邊的閻鄉奇襲故安。”劉曄琢磨了半天,終於想出一個辦法。

朱鉉何嚐沒查看過地圖,閻鄉距此數百裏,再折返往故安又是數百裏,即使屬下騎兵擅長長途奔襲,也要考慮糧草接濟問題。

這幽州境內,數百裏荒蕪之地比比皆是,一望無邊的黑山白水,風景煞是壯麗,竟是人煙稀少,僅有幾個較大的城鎮周圍才聚居有人。不同於上次奔襲宜陽,那次是因為董卓將主力抽調至虎牢關,洛陽以西防守薄弱,才敢千裏奔襲。這次可是要攻打重兵把守的故安,千裏奔襲後,本已人困馬乏,再沒有糧草接應,被幽州鐵騎殺過來,可不是鬧著玩的,搞不好全軍覆滅。

“不行,遠征過後根本無力迎戰幽州鐵騎。”朱鉉很堅定的把劉曄的主意否了。

劉曄至此也沒話說了,雖然在青州、冀州多次打敗幽州鐵騎,但還真不敢小覷了他們。當年漢光武帝劉秀正是在幽州招收騎兵,進而席卷天下,開國功勳中有很多都出身幽州鐵騎。

“那怎麼辦?總不能不打了吧!”潘鳳看來是急了,易水渡不過去,繞行又不行,難道退兵?

“何不舍棄故安不打,直取薊縣。”一直坐著旁聽的牽招小心翼翼的問道。

這句話,如黑暗中的火燭,點亮了朱鉉的心扉,趕緊俯下身來查看地圖。劉曄也湊上來看,嘴邊說:“牽招,過來給主公講講你的計劃。”

“主公,進攻幽州乃是一場大的戰役,因此不能僅從戰術方麵看待此事,而要提升至戰略全局。”

牽招邊說,邊指劃著地圖言道:“現今進攻幽州的共有兩路人馬。從西邊過來的是劉和、閻柔軍,公孫瓚必然倚仗居庸險關據守。南路就是逢紀的五萬人馬,咱們不過是這路人馬中的前鋒,真正的大隊人馬還未到。故安的田豫是阻擊南路軍的主要屏障,越不過這道坎,逢紀大軍很難向薊縣挺進,而且一旦相持不下,公孫瓚隨時會率軍來援,一起夾擊逢紀。”

“恩,崔巨就是這麼敗的。”劉曄補充道,牽招和朱鉉同時點點頭。整個戰局看明白了,接下來,牽招就要說自己的計劃了。

“逢紀步卒人馬五萬,想繞過故安,那是不可能的。但對於我軍來說,千裏奔襲卻不是難事。既然公孫瓚將一西一南都安排了牢固的防守,就讓劉和、逢紀用長矛慢慢去戳,咱們化作一把鋒利的匕首,直插公孫瓚最虛弱的心髒,千裏挺進方城。”說著,用手指點在中間的方城位置上。

自信滿滿的說道:“公孫瓚在界橋喪失了主力,現在他所餘不多的部隊都布置在了故安城和居庸關,這兩道屏障的後麵,跟空氣一樣,一紮即透。遇到咱們這支精銳鐵騎,也算他公孫瓚不走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