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各謀對策(2 / 2)

紀靈見袁術麵部表情陰晴不定,不知正在想些什麼,遂退回原位靜待袁術作出決定。

梅成、陳蘭等人以為紀靈說得有理,隻是平日裏懼怕袁術,都不敢隨意發表意見。倒是那樂就與眾不同,心中對紀靈所言甚為不齒,上前進言道:“我軍兵力占優,若坐等對方撤走對軍心士氣不利。”

這句話正中袁術下懷,兩人想到一起去了。十倍於敵,哪能就這麼守在寨中?

當然,袁術現在已然明白,憑著自己部下的兩條腿,絕對追不上對方騎兵,還是看看樂就有什麼好辦法沒有,便向樂就投去求詢的目光。

樂就見袁術神情頗有讚許之意,心內明白,說中了袁術心事,不免得意道:“五萬對五千,怎麼都應該有能力一戰。不如……”講到這裏突然不說了,邁步上前附於袁術耳邊竊竊私語。

袁術表情豁然舒展,喜色漸露,最後誇獎道:“此計甚妙,你速去安排此事,其他諸將整軍待命,明日必可大破朱鉉。”

樂就說了些什麼?令袁術如此欣許,眾人都莫名其妙,又不敢違抗軍令,便各自回去準備。

楊弘甚是不放心,追問袁術,樂就到底獻了什麼計策?袁術拉長個臉也不明白相告,隻說明日自然見分曉。

就在袁術與紀靈、樂就等人商議破敵良策的時候,朱鉉營內也在緊張討論。

趙融、朱賁等人,因連戰連勝,心情大好。朱賁更是高興地手舞足蹈,比劃著說得不亦樂乎。

一旁的牽招,卻是副憂心忡忡的樣子,朱鉉暗自留意諸將表情。見牽招此狀,便將趙融、朱賁等人遣散,隻留下牽招在帳內。

等其他人都走了,朱鉉才問道:“方才見你甚是擔憂,可否相告,為了何事?”

牽招當年落魄洛陽,得朱鉉賞識。後來將恩師遺體送歸故裏時,被土匪所逼,又幸得朱鉉相助。加入鯤鵬騎後,朱鉉對他更是恩寵有加,知遇提攜不遺餘力,心中早對朱鉉報了誓死效命之心,對朱鉉可謂忠心耿耿,從不刻意隱瞞自己的想法,幾乎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這次當然也不例外,竹筒倒豆般將擔憂之事一股腦地講了出來。

“我軍若單論戰力,雖不可數戰便迅速擊敗袁術,但時日一長,必可慢慢消耗對方直至拖垮敵軍。可這需要充足的後勤補給,正是我軍所不及之事。”

朱鉉豈會不明白這個道理,作為一軍統帥,除了擔心部隊的戰力和士氣外,糧草也是他考慮的最大問題,這正是他現在最頭疼的事情。

牽招既然也想到了這一層,說定會有什麼好辦法。便問道:“依你看,我軍應如何應對這種局麵?”

其實牽招也無良策。騎兵行動迅捷,作戰靈活多變,但糧草不濟也是通病,這些都是眾所周知的。見朱鉉相問,隻得說道:“騎兵作戰講究速戰速決,長時間的與敵軍對峙並非所長,不但喪失銳氣,而且會造成人與馬疲憊,最終不利作戰。”

朱鉉苦笑道:“這些我都知道,你也不必太過擔心。所幸曹操明日便可趕來,到時我軍便可與曹軍夾擊袁術,憑咱們兩軍的戰力,幾乎可以一戰潰之!”

此言倒是不虛。這次曹操和朱鉉所率之軍,人數雖然不多,但盡皆精銳部隊,鯤鵬騎和驃騎營自是毋寧多言。那虎衛軍與近衛戰力同樣不可小覷,僅從曹操一日便全殲橋蕤軍來看,其戰力之強實屬驚人。

既然朱鉉提起此事,有些話在牽招心中已壓抑多時,便忍不住要一吐為快。

牽招正了正神色,表情嚴肅的說道:“主公,曹操此來必能大破袁術。現下,我卻有一件更為重要的事要說。”

朱鉉見牽招如此神情,雖知他平日裏不苟言笑,是有名的悶葫蘆,但象眼下這般莊重肅穆卻是不常見,慌忙躬身抱拳,真摯求教道:“我願恭聽教誨,請牽將軍盡管明言!”

“主公,你感覺到沒有?曹操現在變得愈加不可捉摸,甚至他的部隊都恨神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