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術正在興頭上,被楊弘這麼不識趣的一說,不由得動怒,揮起馬鞭來想打楊弘。轉念又想,此人忠心耿耿,從不畏強橫,拿他還真沒辦法。幹脆狠狠的給了自己坐騎一鞭,打馬閃開。
現今,自己親提三萬大軍,還有匡亭城內的兩萬兵馬,合兵就是五萬。五萬人呐,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淹死鯤鵬騎。
想到這兒,袁術也不感覺那麼燥熱了,全心想要打贏這一仗,給那個楊弘看看,別總是譏笑嘲諷。教你知道我也是當世英雄,在這中原也有立錐之地,鼎中麋鹿我亦可食之。
正在這兒浮想聯翩,忽然中軍校尉陳紀(當然不是會稽的陳紀,漢代叫做陳紀的有好幾個,三國裏重名重姓者比比皆是。)倉皇來報。前鋒部隊與朱鉉軍相遇,左軍梅成處遭受攻擊,右軍陳蘭也發現了鯤鵬騎蹤跡,甚至後麵負責押送輜重的李豐、梁綱同樣被鯤鵬騎盯上了。
朱鉉部下不過五千騎兵,四麵八方都出現了他的部隊,難道朱鉉軍有分身術?剛剛從美夢中清醒過來的袁術,一時之間又陷入了迷茫。
“主公,該怎麼辦?梅成那裏好像快頂不住了,要不要發兵救援?”陳紀急聲問道,催促袁術早做定奪。
“中軍周圍可發現敵軍蹤影?”袁術膽怯,先關心自己是否會被包圍。
陳紀一愣,忙說:“中軍尚未發現有敵兵進攻。但梅成處壓力極大,若他頂不住,恐怕中軍就要接敵。”
袁術出發時,以紀靈為先鋒,率領五千兵馬在前;梅成、陳蘭為副將,各引五千兵馬在中軍左右,負責保護兩翼;又命李豐、梁綱二將隨後,領五千兵馬及輜重糧草為後軍;猛將樂就、陳紀率領一萬兵馬充當中軍,形如一隻鐵桶,團團護衛袁術。
袁術自鳴得意,以為萬無一失,居中指揮各部向匡亭殺來。
隻要到得匡亭城下,通知劉詳率人自城內殺出,裏外夾擊,將朱鉉五千騎兵絞殺在匡亭。
朱鉉部下皆為騎兵,怎會擺開了陣勢與數萬袁術軍隊對決。自是要充分發揮騎兵特點,機動靈活,蹤跡難覓,進退如風。
先派張逸率領千騎假扮主力迎戰紀靈,果然嚇得紀靈不敢冒然前進。而後留下少許騎兵,在山林濃密之處故布疑兵,拖住紀靈前鋒部隊。
又得探馬回報,袁術率軍在後麵歇息,並未安營紮寨。
朱鉉果斷下令,迅即將全軍化為數股,穿插到紀靈軍身後,直向袁術衝去。
袁術全軍數萬,又分成五部,中間留有較大空隙,五千騎兵穿插起來毫不費力。看準這幾萬部隊尚未聚集,便要在他們合擊之前率先發動進攻。
攻擊梅成的是牽招,帶著千餘騎,絕非佯攻,而是真要消滅這五千兵馬。
梅成吃不住勁,趕忙向袁術求救。
趙融又率領千餘騎向陳蘭攻去,雖不是全力進攻,陳蘭抵擋起來也甚為吃力。
袁術見左右軍同時遇敵,而且都報來抵敵不住,勃然大怒。
“兩個無能之輩,妄自我將左右軍交給他們,竟護不住中軍兩翼。命他二人拚死禦敵,傳令紀靈前軍回援。”
陳紀、樂就忙勸阻袁術道:“紀靈前軍相隔此處三十餘裏,恐怕來不及救梅成了,何不從中軍發兵援助。”
袁術豈會不懂舍近就遠的道理,隻是心內害怕分兵後中軍再受攻擊。樂就見狀,雄赳赳的上前一抱拳,請命道:“我願率麾下五百力士前去,不需主公增添一兵一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