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彼岸花(2 / 2)

隻求一念,盼歸來。

好狂妄的念想啊,任之金禪再如何忤逆,終究是他佛門子弟,此刻,這女子竟敢在佛前言道盼歸來,無異於挑戰這佛祖的威嚴,我佛又豈能善罷!

有道是出家人不打誑語,但千年前,佛食言了,今日,亦可語誑。“既此,爾消一念,我佛慈悲,你便去罷,去罷……”

殘花大愕,佛何出此語,當真成全?半將信疑,“佛爺何意?”

“既有念想,便叫你念想去罷,隻是,你還須九轉,化身龍女!”佛爺一頓,複言說,“本元歸真,你便隨心等去罷,隻是今日佛爺不予何諾,百載,千年,萬世,隨爾等罷……”

“本元歸真!”殘花一笑,一如當年蓮花池中那女童燦爛無邪般,卻帶三分淒,“歸何地?”

“自是無愁之地!”

“無愁之地!”……

西天樂土之上,一聲鍾罷,一聲鍾起,大殿之中,依稀殘留,“……願交本元!”

殘花笑了,因為她隨心了,她隻願有這一念想。然,佛爺也笑了,笑愚,笑癡……

西天大殿,隻剩下我佛如來,緊閉雙眸,得意答:“金禪啊金禪,任你再如何尋之,也是惘然,終究歸來。”久久,一句洪亮之聲,回蕩大雷音寺裏:阿彌陀佛……

八百流沙渡,三千弱水寒。

那處無愁地,那個無愁女,悲歌濫濫,不見回首春花笑,但望前途,瓊樹結霜花……

那朵花,殘軀落去,依舊九轉輪回化真龍,隻是本元,卻在流沙渡。

……

黃泉畔,一僧侶,白衣飄飄,眉心處,卻依稀愕然。三途河水,上窮碧落,下黃泉。在這三途河畔,碧落黃泉,他不知道等了多少世,世世借空。

和尚抬掌細端倪,癡癡一笑,掌中斷紋甚依稀。回首處,奈何橋邊,那朵花迎風笑立。掌中,亦是緊握當初那半截紅線,嵌落為紋,不曾離去。是牽引,那朵花的殘軀一步一搖曳,步過奈何橋,遙望那生生世世之念,再非當年蓮花池中那尾無知魚兒。她笑了,他也笑了……

“上窮碧落……”和尚撫上那女子的容顏,是笑,笑著淚下,“下黃泉!”

一片葉飄過,至此眼前,一瞬即沒。回首處,黯然蕭索,和尚何在,花亦何在,茫茫再不見……

隻是至此後,黃泉河畔多了一道豔麗風景,也是這歸魂路上唯一的一道風景。曼佗羅的花花開紅勝火,一路牽引,遙至黃泉盡處,奈何橋邊……

……

那一日,一行者普渡人間苦難,歸來之時,渡天河。卻被這三途河畔這兩株盛開的曼佗羅所吸引了去,不禁召其而上,卻見是金禪,我佛不禁大怒,然隻聽金禪求道:“她既為花,我便願為葉,生生世世,永墜黃泉!”亦甘舍道:“金禪金身,吃之一口,長生不老,亦是修為,願生生世世,不求還金身,憑之處置!”不料,佛卻應了,此後,金身九轉,與之金禪無幹,他隻是三途河畔之邊,曼佗羅花的葉,與花相依。

隻是,我佛豈會盡如他願,歸去之時,佛祖刮出一陣強風,花葉拆分兩岸,“阿彌陀佛……”我佛笑了,望之黃泉畔邊,花葉相識不相知,也是徒奈何!

天河水,通連天上人間,甚溯至上古,追至今時,亦無人得知此河如何生,如何成,如何通向九天黃泉下,如何隔絕天上天。

在此黃泉畔歸途畔,不知何時開始,便有了這樣一道風景:一路曼佗羅花開紅勝火。

相傳,此花花開一千年,落一千年,花葉永不相見,相守黃泉彼岸,永生永世!

……

一切冥冥之中,豈是我佛盡想得料。這一日,自天上落下一顆露珠,在這茫茫大千世界之中,落在了一處名喚“流沙”渡上,流沙河中,一朵清蓮,承接住了這一顆得天獨厚。

那朵花的本元,在此流沙河中,她喚——清妖!隻是她再也見不到,那殘軀,早在三途河畔截去了她此生的念想,她獨不知!每一生,每一世,等來的,卻是那萬載難得的金身,而非那金禪!然,笑到最後的,依舊是我們的如來佛!

在此流沙河邊,她夜夜獨舞悲歌,傳唱千年,百年……

“誰聞說,天上有處無愁地,上住著無愁女。鑒音磬,鑿鑿細落,歌一番天上,舞一回人間!……”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