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演員的一招鮮
專欄
作者:黃祖斌
上輪牛市開始,就有不少人將股市當作改變人生、實現財務自由的“第二戰場”。然而中外股市長期“一盈二平七虧”的盈虧統計數據殘酷地擺在投資人麵前,太多聰明又勤奮的人在股市中折戟沉沙,多數人需要在股市中碰壁之前掌握有效的投資方法或投資策略。
《我如何在股市賺了200萬?》的作者尼古拉斯·達瓦斯是一名舞蹈演員,在上世紀50年代的環球舞蹈演出期間,在隻能靠延遲收到的《巴倫周刊》和電報才能了解股市行情的情況下,投資幾萬美元18個月大賺200萬美元的真實故事。這本書甚至改變了美國股市的交易規則。
了解股市常識是成功投資的前提
因有人提出用股票作為演出報酬,達瓦斯無意中買了一隻加拿大股,兩個月就大賺280%,這將他引入了股市。但他對股市基本就是個門外漢,於是開始了交學費的過程。作為一個美國人,他一開始居然不知道美國也有股市,甚至不知道股票交易要繳交易稅並付出傭金。他回憶道:“此時的我是那種典型的小散戶,樂觀、無知、頻繁操作。在我曾經買過的股票中,有些連公司的名字都叫不出,至於公司是做什麼的、在什麼地方更是一無所知,我之所以買這隻股票完全是聽別人說它好。”這個階段,達瓦斯投入的1.1萬美元縮水至5800美元。
在任何一個領域要想成功,都必須了解這個領域的基本常識,這是避免犯低級錯誤的前提之一。美國共同基金之父羅伊·紐伯格總結稱:“投資的成功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基礎上的。”美國傳奇基金經理彼得·林奇說:“我從來不在我不懂的事情上投入大量的金錢。”又曾表示:“不進行研究的投資,就像打撲克從不看牌一樣,必然失敗! ”
很難想象,巴菲特如果不是詳細研究了運通公司,並調研了公司信用卡在公司陷入醜聞後的市場形象,他會將合夥投資公司40%的資金投入在這隻股票上。巴菲特曾要求買下內布拉斯加家具店,對方開價5500萬美元。巴菲特馬上開支票。最後一清點發現家具存貨就價值8500萬美元。巴菲特重倉可口可樂之前,研究了其四五十年的財務報表。
中國金融市場上的低級錯誤往往因無知:有人在價值為零的權證最後一個交易日重倉買進,第二天卻找不到這個品種;有人買進了有期限的期貨合同,沒有及時平倉結果被迫收下大量的現貨糧食;更多的投資人不知美國納斯達克大崩潰前市盈率是80多倍,仍在創業板市盈率破100倍後全倉融資買入中國太多的散戶從未看過財務報表、招股說明書,不知市盈率、淨資產收益率、MACD等基本概念,就懷揣發財夢進了股市。
不要將股票投資建立在準確預測之上
達瓦斯投資初期,曾醉心於對股票的預測。他接受經紀人、財經報刊雜誌、付費訂閱的股票投資通訊的建議,頻繁地買賣股票。結果發現效果很不好,盈少虧多。他在發現有效投資策略的初期,一次失敗的交易後總結道:“股市裏沒有確定的事——有一半的時間我的判斷都是錯的。”
雜亂的股市預測很容易導致虧損率高的頻繁交易。達瓦斯在首戰告捷盈利50萬美元後,有機會回紐約交易,結果受到垃圾預測信息的影響,幾周內虧損10萬美元。在離開紐約,並重新靠雜誌、電報投資股市前,特意要求經紀人“不許給我打電話或給我發送任何種類的預測信息”。
多數投資人喜歡預測股市或是個股的業績、股價,券商分析師對股市或個股的預測也廣受追捧。問題是股市或是個股可以被持續、準確地預測嗎?
就A股而言,距離市場最近,平均學曆在碩士以上,智商應該在120以上,從業經曆普遍在5年甚至10年以上,信息來源明顯比普通散戶更多的券商策略分析師們,有多少人準確預測了2014年下半年開始的牛市行情?券商每年末都會發布第二年行情的預測報告,2005年-2008年,券商對來年的預測都是大錯特錯。2014年7月,某位分析師提出改革無牛市。到2015年5月,他又說牛市不言頂。並不是券商不想炒掉這樣的分析師,而是沒有更好的可替換。整個A股市場,基本上沒有任何一個人持續準確地預測了A股行情。那麼普通投資人又靠什麼準確預測?
證券分析之父格雷厄姆曾說:“如果說我在華爾街60多年的經驗中發現過什麼的話,那就是沒有人能成功地預測股市變化。”巴菲特也說:“我從來沒有見過能夠預測市場走勢的人。”彼得.林奇說過:“不要妄想預測一年或兩年後的股市走勢,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如投資大師們真有準確預測市場的能力,長期複合收益率為何普遍在30%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