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初入蕭牆小心翼翼
【康熙十二年正月】
冬日的寒風帶著凜冽之氣使得深巷嚎叫,逼得萬物凋零,卻染得臉頰紅粉。
心不在焉地把弄手中的紅梅,耳畔響起下人輕呼:“夫人,到了”母親伸手攏著我的手輕歎一聲,我本在沉思,方才醒過神來,忙轉向母親,看母親一臉愁容,便展容一笑,望母親心安。母親見狀,欣慰展眉,拍拍我的手“去吧”我輕聲應和,卻將手中紅梅握得更緊。
掀開轎簾,便見一些女眷已在門口等候。“婉兒”聞聲遂轉向母親,母親再拉起我的雙手沉聲道:“婉兒,從此入宮,艱難險阻,數不勝數,你沒顯赫家世,遇到的危險更是難以預料,做人一定平和、謙讓,可記得?”“婉兒明白,額娘教導的話一直謹記在心。”心中傷感,眉頭也不覺的皺了起來。母親卻溫柔一點我的眉心,輕聲道:“切記這八個字,‘為人以德,處事求和’”目光停留在母親的臉上,堅定道:“定不辜負阿瑪和額娘的教誨,牢記在心。”打開轎門,一陣朔風刮過,遠處身影在淚眼中模糊不清,落下這滴久久未落下的眼淚。
目送母親所坐的轎子,直到不見影,抬眸看著高處所掛的匾額——神武門。心中竟開始恐懼。踏進這宮牆,有可能一輩子出不來,宮中險惡,隨時有性命之危。看著手中紅梅,思忖著若是能如這梅花淩寒而開那該多好。
雪,不約而至但又不算不速之客,就這樣洋洋灑灑地下了起來,雪落在紅梅上,瞬時即融,潤得這紅梅的顏色更加妖豔了些。昂起頭來看雪,似覺有“風吹雪片似落花”之意。便抿唇微微一笑。
一旁女眷中,一女孩身著鵝黃衣裙,梳著別致發髻,珠釵似春日裏錦花。豔麗打扮卻讓臉上失了容彩。手中死死地攥著手帕,朝婉兒走去,目光凝滯,那不遠處的女子讓她看入了迷:一襲天藍裙襖,簡單發髻上插一對玉簪,真是淡到淨麗去了。但那如凝水新荔的腮,鮮如嫩櫻桃的唇加之手中豔麗的紅梅,將人與景分離,那樣淡雅安靜,不引人注目,旦瞧了一眼便在無法轉移目光。
聽著踩雪的聲音越來越近,便尋聲望去,見一年齡與我相仿的女子向我緩緩走。我朝她盈盈一笑,那女孩便加快步伐朝我走來。
“妹妹好,豔兒今年十四,不知妹妹芳名?”
“姐姐好,妹妹名叫婉兒,年芳十三”
“我這聲妹妹還真是沒叫錯,果真是比我小。妹妹真是人如其名,溫婉如玉,好名字”
“姐姐謬讚了,婉兒哪裏稱得上溫婉如玉”
“哪裏說錯了,瞧你這如雪般白嫩光滑的肌膚……”
還沒說完,被領路的公公打斷“入宮時間到了,不要再吵鬧,按著我報的順序依次給我站好了。”
交談的女眷們紛紛收了話,靜靜地站著等話。見此,那公公才滿意一笑。
“第一個……”
風愈來愈大了,吹得我臉頰刺痛。不時用餘光瞄兩側的宮牆,隻見遠處高牆綿延好似無邊,微微驚訝,想起那句“一入宮牆深似海”又收回了目光,走得更加小心,一路不再多看一眼。
“這是秋若姑姑,以後由她教你們宮中規矩禮儀,之後再分派各宮,都聽明白了嗎?”
“聽明白了”
“那秋若姑姑,灑家還有些事要做,這就走了,他們就交給姑姑您了”
“公公便去忙吧,公公將她們交給秋若,大可放心。”
我似聽見如山間流水般的聲音,不急不緩,竟有沉穩之感,心中暗暗想這位秋若姑姑必定是宮中的老人,聰慧而又穩重。想到此又聽見秋若姑姑道:“各位抬起頭來吧”我低著頭看著旁邊的姑娘們,看她們是否抬起頭,見她們有些已抬起頭,我才稍稍抬起一點,看到秋若姑姑那張溫柔的臉龐,是溫柔,那張一看就覺得安心、舒適的那張臉,便想看的得更清楚一些,便不覺把頭抬了起來。秋若姑姑似發現我盯著她看一般,驀地朝我一笑,轉眼即逝,仿佛那一笑隻是我的錯覺。
“從今天起,我就是你們的管事姑姑,我會教你們宮中禮儀規矩,不會為難你們,但如果你們誰不認真遵從我的管教,出了岔子就別怪我沒有好好提點你們了。好了今天就到這,先熟悉熟悉住處,現在就散開吧。”說完轉身就離開了。
我隨即被豔兒拉住“走走走,看看這的房子都好高啊!”被她拖入屋內,雖不認識那些字畫、陶瓷、木雕,隻是每一樣瞧著都覺得漂亮極了。我也放下重重心思,與燕兒一起到處看看。
夜已深了,看著身側睡著的豔兒,也閉上眼,想快些睡著,可是腦海中卻浮現出秋若姑姑的笑臉,如白蓮綻開,恬靜溫雅,那麼美麗從容。秋若姑姑是個美人,細長的眼睛下流轉著溫和的目光,眉梢如蹙,嘴角含笑……想著想著,夜也快結束了,但卻一直不見天明,便沉沉睡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