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七章步騭有請(1 / 2)

看著陛下笑的開心,張紹等人也跟著笑的燦爛,大侯爺打蛇隨棍上的從懷中掏出一些物件,笑意盈盈的送到了劉山的眼前。

一大一小的兩個玻璃杯展現在劉山的眼前,通身透明的材質在光線的照射下發出了陣陣的光暈。

如果用後世的檢驗標準來衡量,這兩個玻璃杯絕對是倆殘次品,通明中還帶有一些渾濁,並非完全的透明,但這兩個玻璃杯的出現卻讓劉山突然激動了起來。

中國古代早已有了玻璃的製造工藝,可惜古人們熱衷於華麗的色彩和奇異的造型,反而將玻璃本身的特性忘得一幹二淨。恰恰是這種追求,扼殺了玻璃在中國的發展,到最後也不過是發展出一些用於裝飾的物件而已。

不管是民生還是國計,甚或是軍事,玻璃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因此,既然它已經出現,就必須牢牢的抓住這個機會。

“張侯爺,這個是怎麼得來的啊。”劉山期待的望著張紹詢問道。

“陛下”張紹指了指身後的一人繼續說道:“請允許臣向您介紹,這位是焦健,負責監製各種器皿的燒製,能夠得到這兩個透明樽,主要是他的功勞。”

焦健急忙跪倒在地山呼萬歲,在劉山的揮手之間緩緩的介紹起整個事件的過程。

焦健能夠出現在鋼鐵廠,主要還是為了檢驗蜂窩煤的效果而來,琉璃陶瓷等物品是需要高溫燒製才能製作出來的,窯爐的溫度是關鍵中的關鍵。

每一次都會有些殘次品,製造玻璃杯的原材料就出於此。那天看到一小堆近乎透明的殘渣,焦健突發奇想的打算用他們熔製成器皿。順手淘來兩個酒杯的磨具,澆注成兩個喝酒的物件。

這種隨後製作的物件被侯爺發現,不知道為何他非要讓焦健仔細的打磨,也不知道為何,侯爺他會將此物呈現在陛下眼前,要是知道陛下喜歡此物,說啥也的雕刻上一些花鳥魚蟲,以彰顯皇家氣派。

聽完焦健的彙報,劉山既是無奈又稍顯興奮。雖然這倆玻璃杯是隻不過是研製煤球的附屬品,但是其經過已經與玻璃製造的流程暗合,順著這個思路發展下去,找到玻璃的正確配比就在眼前。

“諸位愛卿,這種透明的物件朕就叫他玻璃了。看到玻璃朕浮想聯翩,如果大漢所有的窗欞用上這種透明的玻璃,會是一個什麼模樣……”

洋洋灑灑,劉大陛下口若懸河的講述了小半個時辰,站在國家民族的高度,將玻璃的作用大大的綜述了一遍。

張紹本來是懷著美好的拍馬屁精神向陛下奉獻了玻璃杯,沒想到卻引起了陛下的連鎖反應,一堂大課下來,侯爺以下各色人等全都是一個模樣,昏沉沉。

廖文強睜著渾濁的眼珠子一揖道:“陛下,這種透明的玻璃不過是偶得,還需要進行一些實驗才可得到正確的配方,焦健熟知陶瓷琉璃的製作工藝,臣想把他調來專門負責玻璃的研究。”

劉山點頭同意:“愛卿的這個想法很好,你可以與焦健商量一下,看看還需要其他什麼人才,朕一並同意了。”

晃了晃有點大的腦袋,張紹小心翼翼的求證道:“陛下,這個玻璃製作出杯碗盤碟很好理解,不過是改變以下磨具的規製即可。但是那種將玻璃放在一個管子的兩端就可看到遠處物品的望遠鏡,臣無論如何都想不通。”

劉山一想明白了其中的訣竅,眼前的這幾位連真正的平板玻璃都還沒見到,怎麼可能理解凸透鏡和凹透鏡的原理呢。

當務之急是要立即開始玻璃的研究和試驗,等到各種玻璃製品登上了曆史舞台,再來講述玻璃的綜合利用便輕鬆許多了。

“把望遠鏡的事情先放一邊,諸位愛卿還是先想一想,找出製造玻璃的有效方法,早日的將玻璃製品呈現為好。”劉山不置可否的下達了任務,一副興高采烈的模樣。

張紹與廖文蒲傑等人對望了一眼,感覺今天拍馬屁並沒有給自己帶來好的結果。

李靖等人看的卻是喜笑顏開,nnd,咱們侯爺也有馬失前蹄的時候啊。

從望遠鏡想到了鐵管子,劉大陛下想起來一件大事,讓蒲傑研製大炮也有段時間了,不知道現在進展如何。

蒲傑聽到陛下的問詢有點著慌,口唇哆嗦著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劉山看著蒲傑的神色知道他碰到了瓶頸,隻好語氣輕鬆的說道:“愛卿不要慌亂,研製新品自然不可能一帆風順,愛卿碰到了什麼難題可以說出來,朕與大家一起來想想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