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九章莫大的陰謀(1 / 2)

費禕和董允不清楚陛下為何突然震怒,矛頭還直指盟友江東。兩人對望了一眼之後,費禕才小心翼翼的建議道:“陛下,魏吳兩國聯手隻是推測,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證明,在臣看來,大漢還是采取堅守的強勢,一可以震懾不軌之心,二也能有效防禦突然的攻擊,請陛下明察。”

董允拱手道:“陛下,首相大人還在江東,安危隻在呼吸之間,臣以為文偉先生的應對甚佳,請陛下恩準。”

劉禪穩定下心神,但依舊擔憂的說道:“長安有士載坐鎮,其後還有伯約支撐,雍州戰事朕毫不擔憂,但是交州卻是不同,主將年輕經驗不足,麾下將士多為新兵,幼嫩之虎能不能鬥過老牛,朕心中沒有自信。”

費禕身形晃了晃,陛下的擔憂也不無道理。此時的交州被江東南北相鉗,安廣和朱崖都有江東的重兵,最可怕的是,擁有強大水軍的江東可以在交州任何的地點登陸,形成對大漢將士的包圍態勢。

劉禪此時無奈的接受了一個現實,在交州這樣的地形地貌下,誰控製了製海權誰就占據了絕對的主動,江東的戰船雖然不咋的,但比大漢還是要強大很多,不可同日而語。

將身軀向沙發內部虛弱的靠去,劉禪不甘心的說道:“難道大漢就沒有真正的戰艦,偌大的海疆任由他國馳騁?”

費禕解釋道:“陛下,大漢海軍還在初創階段,士卒操練也剛剛開始,要想掌控好新型的戰艦形成戰力,還需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為保密計,這支兵馬並沒有部署在前沿,而是在交趾的一處內湖,急切間無法趕赴戰場。據丁銳來報,大漢的戰艦與江東相比,不論是操控的熟練度,還是戰船的規模均在其之下,臣以為就算是倉促臨戰,也收不到上佳的效果。”

劉禪苦笑了一下算是回答,海軍的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那是一個緩慢而悠長的過程,一年陸軍十年海軍不是隨便說著玩的,這是多少先輩們總結出來的。

對於大漢的戰艦,劉禪更是無可奈何。眼下造船廠的主力還是以那些從東吳要來的工匠為主,他們的造船經驗也隻能建造出與江東相似的戰船,要想打造出劃時代的產品,還得大漢自己琢磨。

輕輕吐出一口濁氣,劉禪吩咐道:“海軍建設進展緩慢,朕內心有愧。交州戰事就按照文偉先生所說,但朕有兩句話需轉告丁銳,第一句就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存,第二句是來日方長。”

費禕董允急忙拱手應諾,揚長而去。

交州,安廣城外。

丁銳與霍弋並肩而立,看著朦朧的遠山都沒有吭聲。

一輪紅日躍上山頭,綻放出刺眼的霞光,使得兩人微眯著眼睛,神情逐漸的堅定。

丁銳突然嗬嗬一笑道:“邵先將軍,大漢跟著紅日如此相似,都是那麼的朝氣蓬勃,嗬嗬。”

霍弋展顏一笑說道:“將軍的聯想果然神速,末將佩服。”

丁銳看著霍弋笑的更加開心:“將軍終於不再本著麵孔了,對大漢來說這是好事。要知道,你的神情可以影響全軍的士氣,如果始終是那副麵孔,下邊的士卒就必然內心惶惶了,請將軍明鑒。”

霍弋一驚,急忙拱手施禮道:“多謝將軍提醒,弋知道如何做了。”

丁銳的視線飄向了遠方,語氣深沉的叮囑道:“陛下對咱們的要求就不多說了,身為大漢龍驤更是要義無反顧。安廣交給將軍,本將再無擔憂。”

霍弋堅定的說道:“將軍放心,五千龍驤和兩萬虎衛可不是吃素的,江東膽敢來犯,必叫他有來無回。”

“稟報將軍”一名親兵舉著一封書信急速上前說道:“費禕費大人親筆書信,請將軍覽閱。”

丁銳接了過來,急速的瀏覽了一遍。心中的震撼無以複加,陛下竟然轉達了這麼兩句話。

遠在成都的陛下和朝廷重臣對交州的情形不是很清楚,做出這樣的判斷情有可原。可是交州的大軍已然部署完成,這個時候做出調整已經來不及。如今之計隻好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違背聖意了。

揮了揮手中的書信,丁銳眼神凜冽的說道:“這是陛下的重托,交州就交給咱們了。將軍切記,江東主將足智多謀多有詭計,此戰安廣隻能堅守絕不能出城迎敵。你們的任務就拖住敵軍,如能將十萬敵軍死死拖住,這一戰將軍就是首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