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一零章各有算計(1 / 2)

劉禪歪著頭琢磨了一番,還是沒有想出司馬懿的後招是什麼,此地距離南鄭僅有兩百裏路,連夜進兵他司馬懿應該不會知道。

陳飛看到陛下伸手去拿令牌,急忙出聲阻攔道:“陛下,末將認為司馬懿不可能在此地虛張聲勢,其背後必有陰謀。”

劉禪的手又縮了回來,看著陳飛詢問道:“熠軍,說說你的想法。”

陳飛一抱拳說道:“陛下,其實末將也沒有想好,隻是覺得當前的情況有點詭異,司馬懿用兵以詭詐著稱,絕不會如此簡單。”

劉禪點了點頭,陳飛的這個推斷有理,司馬懿可是能跟諸葛亮比肩的人物,既然能在那邊山上插滿旗子,後邊一定還得有大招。

低下頭去仔細的看向地圖,劉禪悲催的沒有看明白。這幅地圖畫的實在是精簡,比如那插上旗子的山頭,在這兒就是一個小圓圈。

陳飛動了動嘴沒有吭氣,但這個舉動被劉禪看到了眼裏,微微一笑說道:“熠軍,朕還在等著你的推斷呢,想好了就說出來。”

陳飛謹慎的說道:“陛下,末將覺得司馬懿既然能插滿旗子,一定是已經知道咱們的行蹤了。說白了,陛下統領大軍前往南鄭,主要還是解決子均將軍現在兵力不足的困境,所以司馬懿一定會想方設法的阻止咱們與子均將軍彙合,因此,最佳的結果就是在大軍進駐南鄭之前,將咱們擊潰或者全殲,如此,司馬懿攻略漢中的計劃才能有實施的保障。”

劉禪扔下地圖,幾步來到陳飛跟前鼓勵道:“說的很好,熠軍有什麼對策。”

陳飛跪倒在地惶恐的說道:“陛下,此策極有風險,末將真的不敢說。”

劉禪虛扶起陳飛說道:“打仗哪能沒有風險,朕先恕你無罪,但說無妨。”

陳飛站起身來低著頭說道:“陛下,末將認為,陛下的行蹤司馬懿一定也打探的非常清楚,因此,這一次要是有伏兵一定是專門針對陛下而設。”

撿起地圖,陳飛指著插旗子的山頭後方說道:“陛下請看,我軍隻要通過這個山穀,前往南鄭就是一片通途,所以,曹魏的伏兵要麼在山中,要麼在山穀之外。如果是末將用兵,便會把大軍的前鋒放過去,然後以一旅偏師抵住前鋒,再以一旅偏師堵住穀口,而重兵困住陛下的中軍於山穀之中,有心算無心之下,全殲中軍也不是沒有可能。”

劉禪呆呆的看著陳飛,腦子裏卻在翻騰著有可能的畫麵。Nnd,陳飛說的這個不是沒有可能,他司馬懿堵住兩頭打中間,老子就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

“既然如此,咱們還是別連夜進兵了,不然陛下的危險太大。”拓跋威心有餘悸傻傻的說道。

劉禪沒好氣白了他一眼:“要是那邊就是些旗子沒有伏兵呢,咱們就在這兒幹看著司馬懿打南鄭不成。”

拓跋威猥瑣的躲到一邊舔傷口去了,劉禪則向陳飛追問道:“熠軍啊,既然你已經看出來司馬懿的謀劃,是不是也有相應的對策了呢?”

陳飛的惶恐逐漸的消逝,堅定的一抱拳懇求道:“陛下,末將認為必須連夜通過山穀,方為上策。”

正在舔傷口的拓跋威立馬瘋了,怒氣衝衝的嚎道:“哎,我說你怎麼淨說些車軲轆話,轉來轉去不又回到我的建議上了麽。”

陳飛微微一笑說道:“對,也不對。我軍連夜進兵這個不假,但是誰來當先鋒有些改變。陛下,末將的謀劃是,陛下親自統領重兵作為先鋒,率先通過穀口,但是這一部必須多帶人馬少設旌旗,而陛下的旗號也不可隨行;至於中軍,則由一人打著陛下的旗號虛張聲勢,盡量的吸引曹軍的注意,如此,即使曹軍圍困住中軍,我軍依舊有一戰之力。”

劉禪輕輕的鼓起掌來,欣慰的看著陳飛說道:“熠軍年起輕輕,不過卻有著好謀略,朕心甚慰。”

羅憲上前一步拱手說道:“陛下,末將願意統領中軍,與曹軍決一死戰。”

陳飛搖了搖頭說道:“陛下,兩位將軍跟隨您多年,末將以為還是由他們陪同陛下先行過穀,吸引曹軍的任務末將願意一力承擔。”

拓跋威湊了過來,神色莊重的說道:“要我說,還是你們倆陪著陛下為好。咱是個大老祖,這樣的粗活最適合咱來幹。”

劉禪靜靜的坐了下來,那仨貨的爭論一句也沒聽進去,腦子裏不停的反轉著陳飛的對策,同時心中隱隱的感覺到,似乎有些什麼還沒有被提及。

兵法說的什麼十則圍之的那個,很能說明問題。司馬懿帶著七八萬人去遼東,半路偷跑回來占據了上庸,這麼看他的手下最多也就隻有三四萬人,就算加上上庸的兵馬,充其量也就五萬人,跟老子的兵馬一樣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