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禦藤齋。
閨房內的圓桌上堆放著一摞典籍,有孫子兵法,有孟德新書,還有幾本破破爛爛的不知道名字的,幾大美女一人抱著幾本,正廢寢忘食的苦讀。
惠丫頭捧著渾圓的肚子嚷嚷道:“哎呦,累死我了,唉,你們幾個都找到好法子沒有。”
水柔苦惱的說道:“姐姐,這本書裏有好多字都不認識,咋辦。”
巧兒湊過頭來問道:“妹妹看的什麼書?”
“呂氏春秋”
“斯,這裏邊哪能找到兵法,你看這一本,孫臏兵法。”
思瑤妹子狐疑的說道:“各位姐姐,前線的戰況咱們都不清楚,這樣漫無目的的尋找計策也不知道能不能幫到皇上。”
惠丫頭苦惱的說道:“這可咋辦,這兩天皇上明顯的消瘦,每天都在擔心交州的大軍。蔣琬那幾個老頭也不像話,啥事都讓陛下操心,真是的。”
思瑤搖頭道:“姐姐冤枉幾位大人了,昨天哥哥他曾經上書請戰,但被費禕先生給駁回了,我聽哥哥說,幾位大人的頭發白的更多了。”
水柔恨聲說道:“這個大胡子真討厭,羅憲哥哥要是能去交州解圍,就他那支騎兵,還不把東吳蠻子給殺的大敗啊。”
思瑤解釋道:“不是的,先生說交州多是山林水澤,不利於哥哥的騎兵作戰,大漢需要水軍前往才行,可惜咱們沒有。”
惠丫頭有點煩惱不停的嘟囔著:“別說沒用的了,快想想有什麼好法子。”
思瑤一伸舌頭說道:“姐姐,要不咱們一人想一條,彙總起來交給皇上,說不定其中就能有一條幫到皇上。”
眾美人忙不迭的同意,大家在房間裏已經呆了一天了,總算找到一個看似有用的方法。
皇城書房內劉山也呆了很長時間,桌案上的一張地圖已經被畫的亂七八糟,但始終沒有找到更好的對策。
縱觀整個交州,從朱崖到交趾延綿近千裏的海岸線,東吳的水軍能夠登陸的地點比比皆是。
蔣琬等重臣設想了種種可能,但是最終的結果都一樣,隻要江東的水軍登陸,兵力分散的大漢兵馬,必將陷入被動之中。
啪的一聲,劉山將手中的毛筆丟在地圖旁邊,無力的說道:“這一切都是朕好高騖遠所致,大漢兵馬的損失,朕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眾臣紛紛跪倒在地,不停的作揖請罪:“君憂臣死,請陛下責罰。”
劉山虛扶起眾人說道:“各位愛卿請起,交州之失使得朕認清了一個道理。大國爭勢,小國爭利,朕的這番交州攻略隻貪圖小利而忽略了大勢,未免落於下乘。”
蔣琬勸解道:“陛下,交州之戰勝負未分,士載也是足智多謀之輩,應該有辦法把損失降到最低。”
董允跟著說道:“陛下勢力之說,深得治國之綱要,大漢今後全力爭勢,以現在的發展勢頭來看,不出十年必然成為強盛的大國。”
劉山知道蔣琬說的都是違心之語,大漢在交州的兵馬算上降兵一共才不到四萬,又拆分到五六個地方,而江東在安廣一個地方已經有雄兵五六萬,其後還不知道有多少的援兵。兩相軍力對比,高下立判。
劉山軟到在沙發上,苦笑著說道:“如今軍令已經傳往鄧芝和馬忠處,交州之役隻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眾臣還想再勸解兩句,就聽到房門外李靖的聲音響起:“啟稟陛下,大帥娘娘有書呈上。”
劉山不禁一愣,這個時候了惠丫頭搗什麼亂,閑著沒事不好好的生孩子,跟著攙和什麼的。
一摞紙張靜悄悄的擺放在桌案上,眾臣你看我我看你的互相注視著,大帥娘娘給陛下的書信咱們就不鑒賞了,裏邊肯定都是之乎者也的情話。
劉山拿起書信隨眼看了一看,不禁嗬嗬笑了起來:“嗬嗬,各位愛卿,連大帥娘娘也知道為朕分憂,這不,上邊寫的全是計策。”
蔣琬等人沒有跟著笑,氣氛稍顯尷尬。
荀桀拱了拱手圓場說道:“陛下,大帥有什麼計策可以解交州之危急。”
劉山抖了抖手中的紙張說道:“嗯,娘娘還是費了不少心思的,今天把幾大將軍召集到一起商議了一天,嗬嗬,計策還真不少,第一條就是假途滅虢之計------”
劉山一邊興高采烈的念著,眾人一邊神采飛揚的聽著,這第一條就扯得比較遠,江東的外邊就是大海,咱們總不能借道東吳最後去跳海吧。
第二條比較的迤邐,美人計。嗬嗬,眾人暫時忘卻了眼前的煩憂,美人想出的計策總是這麼的遠水不解近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