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章刀下留人(1 / 2)

從地理位置上來講,大漢的東南部不安穩,能夠獲得直接利益的便隻有東吳,相反如果是曹魏的話,在西北邊陲動心思才是他們的最佳選擇。

“奉倩說的不錯,苗人毫無征兆的叛亂是有背後推手,朕想,這個推手是誰大家都心照不宣了。士載這個時候先征交州,應該與這個原因有關。”

蔣琬等人也紛紛的明白過來,東吳雖說是盟友,但絕對不是兄弟。東吳能在去年教唆安平王作亂,那今年鼓動苗人叛亂還奇怪麼。

劉山站起身來,語氣沉重的說道:“公琰和文偉先生的擔憂也不無道理,嶺南的地形確實不利於大軍展開,當年秦嬴政安定嶺南不也費了極大的工夫麼。但朕也說過,興古攻伐以士載為主,既然大軍已經開始了動作,咱們也隻能在一旁極力協助。朕隻有一個要求,士載的行蹤是國家機密,各位出了朕的書房便要將此事忘卻。”

費禕點頭說道:“陛下聖明。士載大軍潛形匿跡,是為了對交州發起突襲,而東吳策動苗亂,其意也在交州。如果判斷無誤,東吳的大軍應該已經開始集結於邊境,尋機進占交州。”

董允突然說道:“陛下,東吳如今內亂頻頻,李桓、羅厲為禍不小,江東大軍正全力平叛,臣以為東吳在平定叛亂之前還顧及不到交州的事情”

劉山猛地想起來一件事,前些日子在一個茶館裏聽到的消息,不就是說交州對大漢的態度突然轉變麽。看來,交州的態度已經明朗,那是準備舍大漢而去,隻是東吳因為內亂暫時還無法顧及。

“文偉先生,既然大軍已經向交州開拔,那就要做到萬無一失。士載的軍馬有些單薄,而馬忠又要護衛興古,朕以為還是需要派出援兵以策萬全。”

蔣琬說道:“陛下,叔延將軍是最後的力量,一旦南行萬一曹魏進犯,如之奈何?”

費禕接口道:“公琰先生,向交州派出援兵很有必要,但成都也不能過於空虛。陛下,近衛軍雖然已經成軍,但現在也僅有趙立牛二的第三師在編,並且還遠在境外,是不是可以立即招納兩師新兵,用以護衛成都,策應邊塞。”

蔣琬稍顯著急的說道:“文偉啊,大漢剛剛招募了三個軍的兵力,財政上已經有些吃力,如果再行擴軍,隻怕大漢的財力入不敷出。”

費禕錯愕的神情被劉山盡收眼底,蔣琬的話也不是無的放矢,大漢的經濟雖然好轉,但也經不起像最近這樣強力的征兵。

但是,事急從權的道理劉山還是清楚的,北部邊境無法調派一兵一卒,而交州這邊還必須有後備力量跟進,因此,再次征兵雖然困難,也隻能勉力而為。

嗬嗬一笑,劉山故作輕鬆的說道:“公琰先生,朕有一個法子可解燃眉,你隻需要告訴張紹,報紙之事可在全國範圍內招商,大漢不能隻有成都有報紙,每個郡都有必要建立嘛。”

蔣琬一揖道:“陛下,據觀察新建報館的生意並不是太好,報紙的銷量也不是很多,現在向全國鋪開,是不是有些操之過急。”

劉山一愣,蔣琬說的這個還真不清楚。也不知道張紹的報紙是怎麼辦的,怎麼可能會銷路不好呢。

急忙吩咐了一聲,讓李靖將張紹找來,這件事情必須好好的商談一下,不然報紙這個大好的計劃有泡湯的可能。

李靖打躬作揖的走了,劉山手指輕輕敲著桌麵,良久才說道:“如今隻能這麼辦,以國家名義向銀行借款,像一般的商戶一樣,按時的支付本息。另外,朕今年的內幣裁撤一半,如果還不夠朕再想辦法。”

蔣琬跪倒於地,情真意切的說道:“陛下,臣未能解陛下煩憂罪該萬死。可是皇城的用度已經裁減了四成,再裁撤一半的話,實在是讓臣等羞慚。臣請陛下收回聖言,將臣的俸祿消減五成,用於大漢新軍的籌備。”

費禕等人也紛紛跪倒,高聲疾呼著要求減工資。同時還一個個拍著胸脯保證,自己的那些部下也一定會響應陛下的號召,迅速的行動起來。

劉山急忙擺手,心中的感覺異常的美好。Nnd,比起崇禎哥們,咱這算是好的。雖然日子都是過得差強人意,但手下的忠心卻有著天壤之別,崇禎大哥你還別羨慕,說起來主要是因為你爹他不如俺爹會拉攏人,嘿嘿。

劉山內心感動,表麵上也義正言辭:“各位愛卿,國難當頭朕要以身作則,但各位愛卿及其下屬還是免了吧,朕可不希望大漢的官員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嗬嗬。再說了,朕可沒說是以後永遠這樣,隻要渡過了難關再漲回來不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