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九章不共戴天(2 / 2)

劉山若有所思的問道:“士載先生好像算定司馬懿要從西路而來,不知道有什麼依據沒有。”

鄧艾趕緊一揖道:“臣惶恐,沒有任何的證據支持,不過,臣以為那司馬懿的才智遠超於臣,臣能夠想到,他司馬懿也一定會想到。”

鄧艾的說辭不能說是石破天驚,但絕對稱得上震撼人心。

劉山緩緩的坐了下來,腦子裏各種想法紛至遝來。蔣琬等人的分析合情合理,而鄧艾的擔憂也不能說不可能。

現在的問題是,自己手中的預備隊----成都的禁軍就這麼多,隻能夠應對一個方向的來敵,那司馬懿又是自己當前最大的潛在敵人,可以說這六萬禁軍就是為了他司馬懿準備的。

放眼望去,劉山發現了一些東西,急忙站起來說道:“各位愛卿,大家請看這一線,涪城、劍閣、廣元、霞萌關和漢中直接相連,向前百裏就是與劍閣其名的險要江油。如果大軍在江油駐紮,是不是可以既照顧到西線,又可以與漢中保持著相連呢。”

聽完了蔣琬的解釋,劉山知道自己犯了一個在地圖上想當然的錯誤。這幾座關隘相連是不假,但其間的道路連馬匹都沒法行走,隻是一條山野之人行走的小道,簡直就是一條七八百裏的荒蠻地區。

聽到這兒,劉山對原來的皇上大哥劉禪充滿了同情,這位智力也許不怎麼低下,但運氣可真是不咋滴。

江油這個關隘,據石門,臨涪水,一麵大江,三麵懸崖,是和劍閣齊名的天險,按理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就是眼前的這個鄧艾,帶著兩三萬人從陰平出發,翻山越嶺風餐露宿,中間還有七八百裏的無人區,麵目全非的來到了江油。按說這麼一支人馬,隻要有個三五千的生力軍一戰可勝,這在兵法上叫以逸待勞。

說劉禪的運氣不咋滴,從此戰就能夠看得出來。當時的江油守將叫馬邈,估計也是一位腦滿腸肥遇事就腿肚子轉筋的主,而鄧艾則早早就知道了這麼個貨色的存在。

於是,鄧艾洗了把臉,換了一身行頭,帶著幾個膀大腰圓麵色還算紅潤的兵卒,到江油城下咋呼了幾聲,那馬邈見狀,便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投降。

後邊的事情就不需要多說了,江油城裏存放的諸多軍用物資全數被鄧艾侵占,而就是這些物資為鄧艾攻擊成都提供了保障。

搖了搖頭,劉山散去了對劉禪的緬懷,重新投入到當前局麵的思考中來。

現在最重要的是知道司馬懿到底在哪兒,才好從容的部署下一步計劃。而司馬懿就像是玩躲貓貓似的,死活不露麵,這讓劉山有些生氣,也有些無奈,該用個啥法子把他招出來呢。

司馬昭的名字浮現在劉山的腦海,一個大膽但齷蹉的計劃在劉山的腦海裏逐漸的形成。

你司馬懿既然慫恿曹睿發兵攻擊我,那就是跟我有不共戴天之仇。仔細的想想,之前也沒有符合不共戴天這個條件的事情,沒法子朕隻好臨時做一件,把你的兒子砍了,這樣咱倆之間才能符合不共戴天的名頭。

想定,劉山說出了自己的想法。蔣琬等名臣一個個麵紅耳赤,陛下的這個想法實在是有點太那啥了,不是咱們這些名士所為。

不過,這件事卻可以深深的刺激下司馬懿,如果他大怒發兵,那麼他的行蹤就一目了然了。

蔣琬等人的心態,劉山清楚的很,後世也有很多這樣的人物出現。但是劉山更加知道,這個司馬懿不是他孫子司馬炎,要是司馬懿攻破了成都,自己的腦袋估計得第一個被祭天。

看到眾臣雖然不屑,但也沒有反對,劉山嘴角壞壞的歪了起來:“吩咐下去,明日正午,開刀問斬司馬昭及其同夥,由頭就是為咱們大漢壯壯聲威。”

眾臣紛紛抱拳施禮低聲應諾,優美的聲線氣若遊絲。

後邊的事情就按部就班了,蔣琬整備糧草,向寵整頓禁軍,鄧艾督促龍驤第二軍備戰,眾人各司其職,一旦司馬懿露出馬腳,立刻開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