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八章實則虛之(2 / 2)

荀桀急忙接口和稀泥:“首相大人所言極是。諸葛丞相隆中對策海內皆知,誰不佩服丞相的遠見卓識,如今想想丞相真是神人啊。”

蔣琬微微一笑說道:“丞相五次北伐,未能取得豐碩的戰果,個中原因有些複雜,不好一一道來。可是有一點要看到,就是這十年,不管是曹魏還是東吳,再也無人膽敢冒犯我大漢,全都是采取了守勢,從而使得我大漢有了安心擴充實力的基礎,因此,丞相之於大漢功不可沒。”

費禕讚同道:“說起丞相北伐,其中有個原因不能不說,丞相北伐之時正是在雲長丟失了荊州,劉封丟了上庸,先帝又大敗於猇亭之後,這個時候蜀漢實力大損,人心惶惶,如果一朝應對失措,大漢的基業也許就------就是在這種情況下,丞相才製定了以攻代守的策略,五次北伐雖然未竟全功,但縱觀全局卻是獨具匠心的大手筆。”

鄧艾似乎也意識到一些,衝著眾人作揖道:“艾 艾 受教了。與諸葛丞相相比,艾的眼光猶如那井底之蛙。各位大人,今日才知道諸葛丞相多次用兵絕非窮兵黷武,而每次用兵過於謹慎也是出於無奈,真正的目的原來是以攻代守。”

荀桀流露出崇敬:“以弱伐強,以攻代守,丞相果然是大才,荀桀心服口服。”話音一轉衝著蔣琬說道:“公琰先生,要是這麼說的話,剛才在陛下那兒商討的兩策,似乎都不是非常的嚴謹啊。”

蔣琬堅定的說道:“咱們要感謝士載先生,仔細想想,陛下兩路用兵之策確實凶險,一著不慎便有可能種下亡國的禍根,但武都符健必須要救,這個不容改變,現在咱們一起商量下武都攻略。”

向寵等人看到鄧艾在了解了詳情後,對諸葛亮畢恭畢敬的神態,原先的那種義憤填膺之怒消減了許多,再聽到蔣琬對攻伐上庸的論調,也紛紛想通了其中的關鍵,看來現在隻剩下武都攻防這一條路了。

眾人陷入了沉思的同時,黃月英也陷入了沉思,陛下帶來的消息非同小可,司馬懿不愧是丈夫口中盛讚之人,審時度勢的功力十分的老道。

劉山輕輕的點擊著桌子,發出“咄咄”的聲響,眼神定定的注視著滿桌子的佳肴,卻沒有一點心思動一動。

劉山現在非常的困惑,按照原來的曆史,諸葛亮去世後的大半年,三國之間根本沒有任何的動作,可自己來了以後,不但孫權給自己使陰招,這司馬懿也跟著下絆子,難道自己的人品就這麼的那啥麼。

諸葛瞻畢竟年幼,看著兩個大人話也不說的靜靜打坐,早已不耐煩了,匆匆的吃了一些東西,順手抓過一隻雞腿說道:“我吃飽了,找姐姐和廖文哥哥玩去,嘻嘻。”說罷,頭也不回的跑了出去。

劉山納悶的看著諸葛瞻遠去的身影,這小子嘴巴裏的姐姐可沒聽說過,不過他跟廖文的關係倒是發展的迅速,這才多大會兒功夫,就好像很熟稔的樣子,真是奇怪。

黃月英舉著筷子,不停的撥拉著自己跟前餐盤裏的青菜,自言自語的說道:“小小的一個氐王,司馬懿為何要鬧出這麼大的動靜呢,真是奇怪。”

劉山還在沉思之中,黃月英的這句話他壓根兒就沒有聽到耳朵裏邊去,隻是呆呆的望著,一言不發。

黃月英仍然在哪裏不停的嘀咕,可是聲音太小劉山是一點都沒聽清楚,耳朵裏隻是零星的聽見“武都、上庸、陰平”等地名。

猛然,黃月英臉色突變,音調隨即尖銳:“陛下,你說咱們想到了兵分兩路,曹魏人才輩出,司馬懿更是其中翹楚,難道他們就想不到趁亂進攻蜀地麼?”

劉山一時間沒有明白過來,瞪大了眼珠子看著黃月英,悶聲問道:“夫人,你這是什麼意思。”

黃月英越想越後怕,稍顯慌亂的說道:“陛下,如果曹魏現在兵分數路進犯我大漢,我想也不是不可能的,兵法雲:實則虛之,武都之所以能有消息傳來,說不定就是司馬懿的障眼法。”

劉山一下子站了起來,後背上的冷汗瞬間濕透了衣襟。

一定是這樣了,自己到了這三國,日期一直是按照農曆來算,現在再有十幾天便是除夕,按照公曆計算,應該已經進入到了二三五年了。

而據曆史記載,曹魏五路大軍十五萬人馬進犯蜀漢的事件就發生在公元二三五年,這麼看來這場戰爭的到來稍稍的提前了一些,可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場戰爭的提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