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亭,在蜀漢來說就是一個無法忘卻的噩夢。當年丞相意氣風發的統帥八萬大軍兵出漢中,一路上攻城拔寨所向披靡,隴右地區聞風而降。
諸葛亮的戰略部署非常清楚,兵分兩路展開,一路由魏延統領主攻隴右,另一路由馬謖統領防範增援之敵。就是這個街亭,就是那位馬謖,導致了諸葛丞相的第一次北伐損兵折將狼狽不堪。
而羅蒙的功績與當年子龍將軍相仿,縱觀第一次北伐失敗後,能夠保持隊伍完整的,就這麼倆人。而羅蒙也因為這場功勞被丞相提拔到廣漢太守的位置,一直到今天。
蔣琬和陳袛今夜是不打算回去了,怎麼都要陪著陛下找出其中的緣由。
聽完蔣琬的回憶,劉山算是對這段曆史有了徹底的了解。
當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進攻的主要目的地是隴右地區,他的對手就是曹魏的名將張郃,還有張郃身後的大都督那個叫曹真的家夥。而司馬懿此時還在遠隔千裏之外的合肥,跟孫權躲貓貓玩。
三國演義害人不淺,當年的街亭一戰,張郃作為曹魏駐守西部的統軍大將,得知諸葛亮在隴右的軍事行動,第一反應便是率軍增援,而增援的必經之路則是馬謖駐守的街亭古道,跟司馬懿那老頭沒有任何的關係。司馬懿的老謀深算最直接的表現是“克日擒孟達”,而此時張郃已經率軍在街亭擊敗了馬謖。
擺在劉山麵前的有個疑問,這個車夫的真實身份是什麼,還有就是他在蜀漢的主要目的又是哪個,他與曹魏之間或者說是與張郃之間到底是什麼關係。
蔣琬分析道:“他的出現最早就是在街亭之戰中,當時我軍敗局已定,他作為一個獵戶引導羅蒙退軍,這中間就存在著很大的疑問。街亭之戰前,我軍已經取得了隴右大捷,而按照部署,馬謖的大軍早已經在街亭設防,作為一個獵戶,這種形式下還敢進入戰場打獵,最後還巧遇羅蒙並將他們帶出戰場,這個說法叫人不能相信。”
劉山大是同意,蔣琬的這個說法已經直中要害了。
陳袛接著說道:“首相大人分析的不錯,這個人肯定不是一般的獵戶,很有可能是那張郃的安排。”
劉山在心中仔細的琢磨,整個事件也逐漸的清晰。當時馬謖敗局已定,作為曹軍的主將張郃,也是心有餘悸。如果馬謖安排得當,自己被死死地擋在街亭之外,諸葛亮占領隴右就無法改變了。
如果諸葛亮的戰略目標實現,對曹魏來講就會是一場噩夢。正因為如此才引發了張郃對諸葛亮的忌憚,因而產生了安排臥底打入到蜀漢的內部就順理成章了。
劉山精神一震,款款的把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蔣琬提出一個疑問:“很明顯,此人這些天的行動可以肯定其背後還有主使,但木門道一戰,張郃戰死,此人如果是張郃派出,張郃之後跟他聯係的又會是誰。如果弄清楚這一點,他背後的主使也就清楚了。”
陳袛分析道:“木門道之戰前,司馬懿已經接替曹真的位置是曹魏的大都督,張郃僅僅是其帳下的一員大將。臣以為,如果前麵咱們分析的正確,那張郃一定會將這件事告知司馬懿,因此,現在跟他聯係的必定是司馬懿。”
蔣琬點頭同意:“極有可能。現在問題又回到了原點,這個人到底是不是咱們分析的那樣。”
劉山卻在兩人的分析對話中聽出了一些不同感覺,急忙開口問道:“木門道之戰張郃被射殺,朕怎麼感覺這裏邊好像有些故事呢。”
蔣琬和陳袛都是一愣,木門道之戰可是咱們蜀漢的一個成功戰例,不但射殺了名將張郃,還在其後大敗司馬懿,諸葛丞相的用兵神武在此戰之中表現的淋漓盡致,這裏邊還能有什麼故事。
看著兩人目光炯炯的盯著自己,劉山一笑道:“朕也是推測,兩位愛卿聽聽有什麼收獲沒有。”
劉山的故事講得並不動聽,但聽得蔣琬和陳袛卻是汗流浹背。
陛下說的沒錯,司馬懿和張郃都是深謀遠慮之人,為何在木門道這一戰中,張郃會不要命的追擊呢。難道他們都忘了兵法中“圍城必開出路,歸軍切勿輕追”的訓導,同時也忘記了諸葛丞相用兵以謹慎著稱,大軍後撤一定會在險要之處陳兵布防阻擋追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