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公公也是第一次到這種地方,聽說這個也是陛下的提議,把原來沿街叫賣的菜農小販們集中到幾個廣場上,這樣既達到了幹淨街市的目的,又沒有影響他們的生計。
進了市場,劉禪才知道,合著這裏賣菜的屈指可數,販賣農副產品的倒是不少。
在市場的一角,劉禪終於發現了自己的目標。拿著一顆綠油油的菜心,嗬嗬笑道:“老人家,這個菜叫什麼。”
菜農老漢看著眼前這個衣冠鮮亮的公子,覺得非常的奇怪,凡是到這菜場的,不是婦人丫鬟就是販夫走卒,穿著打扮如此光鮮的溜達菜場,還是第一次見到。
聽著劉禪的問話,菜農舉著菜心回答道:“這位公子,這是老漢家自種的菜,名字是家裏的小子取得,因為長得像牛心所以就叫牛心菜。”
劉禪聽了,也不知道這個菜跟後世的那個是不是一個品種,不過看著綠油油的沁人心肺,不禁嗬嗬笑著說道:“恩,很形象,這個都怎麼賣啊。”
“回公子,用新稱的話,就是兩個小銅幣一斤。”
劉禪想了想,按照自己的劃分,一鐵幣就是後世的一分錢,一個小銅幣就是一角錢,大銅幣是一元,銀幣是十元,金幣是百元,這個菜兩毛錢一斤,估計民眾們還是能接受的吧。
看著菜農的身前滿滿兩大籮筐的菜心,估計怎麼都得有個四五十斤重,這要是都賣了,就會有一百個小銅幣的銷售額,按照兩成的利潤計算,一天也一個大銅幣的收入,也許還能更多些。
“老人家,到這個集市上來賣,比原來那種沿街的叫賣,收入是高了還是低了,相差有多少呢。”
“嗬嗬”說起這個話題,菜農便泛起了一絲笑容:“這樣每天賣的錢都差不多,一天交上兩個小銅的位子錢,還能有十幾個小銅的收成,還是不錯的。”
王公公接了一句:“要這麼算,你賣菜一個月能有差不多三個銀幣的收入,不錯啦。”
“不能這麼算,這菜啊都是有季節的,過了這個季節就沒有了,再說了俺家的這個菜其他人沒有,所以才賣的貴了點,你看看那些平常的菜,一斤最多也就賣七八個鐵幣。一挑子菜賣完也就五個小銅的利,不過平常人家也算不錯了。”
劉山點了點頭,關於民生的問題,已經從蔣琬等人哪裏打聽的比較清楚了。一個平常的家庭月收入能達到兩三枚銀幣的就足以解決溫飽的問題,從這個菜農的口中得知,就算是一個普通的菜農,每個月都能收入一到兩枚銀幣,已經抵得上在工廠裏做工了,應該能被大家接受。
“這個菜不錯,稱幾個回去嚐嚐,嗬嗬。”劉禪高興的吩咐道。
王公公立刻挑了幾個菜心,稱過後付了四個小銅幣,交給牛二拿著。
劉禪等人前腳剛走,旁邊的一位問道:“廖老爹,剛才這個公子看來不簡單啊。”
廖老爹掂了掂手中的銅幣,嗬嗬一笑道:“看著器宇軒昂的,但說話卻非常的溫和,應該是哪個大家族裏的公子,不然不會有這麼好的涵養。”
這位羨慕的說道:“你家的小子就是厲害,整這麼好的菜來賣,今年你家這個年可是好過了。”
在市場裏溜達了將近一個時辰,劉禪帶著兩個隨從穿梭於各個攤位之間,倒也十分的愜意,不一會兒三人手中大大小小的物件一大堆,收獲甚豐。
劉禪手中拿著一根竹簽,上邊是用蔗糖製作的雀鳥的圖案,這貨正邊走邊品嚐著糖鳥的美味;
王公公拎著一個竹子編製的籠子,裏邊有一隻不知名的小鳥正喳喳的亂叫;
牛二的打扮最為奇特,頭上插著兩個草編的螞蚱,腰間別著三根木質的擀麵杖,胸前懷抱著一個大大的竹簍,裏邊除了幾顆菜心外,還不時地傳出小雞小鴨的咯咯嘎嘎的聲音。
三三兩兩的婦人經過他們身邊,不停的散發出一些掩口輕笑,惹得牛二這廝麵紅耳赤的一個勁兒的嘟囔。
這趟市場之旅,劉禪十分的滿意。經過一番探訪,當下百姓的生活狀況基本做了一些了解。
從得到的信息來看,劉禪對自己的改革前景十分的看好,雖然現在民眾們的生活還達不到富足,但起碼解決了溫飽的問題,隻要好好的管理好治下的官吏,掐斷他們魚肉百姓的途徑,在保證了溫飽的前提下,也就基本保證了民眾不會發生揭竿而起的暴動事件。
剛從市場出來,趙立就已經迎了上來,看著牛二的打扮,這廝剛想裂開牙口好好的調笑一番,就突然聽到不遠處傳來一陣急促的“噠噠”馬蹄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