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漢中太守(2 / 2)

一時間吳懿感慨萬千,不過在這感慨中心中卻也疑竇叢生。這陛下是不可能換了個人,那為什麼以前一直表現的那麼昏庸無能,而丞相病亡的消息一傳來,他就跟變個人似的,難道說是丞相一直------吳懿不敢再想下去,這個結論讓他有點毛骨悚然。

劉山還真沒有預料到吳懿因為自己的一番表演已經懷疑上了諸葛亮,要是這廝知道是這個結果,肯定睡覺都能把嘴笑歪。

再次扶起吳懿,劉山神色凝重的說道:“將軍,朕想知道將軍駐守漢中要還有什麼打算和要求。”

吳懿一聽此話,就知道這是陛下在考核自己,看看自己有沒有能力勝任。心中自然升起一股豪氣,在朝堂咱不想費心思勾心鬥角,要說這行軍布陣守禦一方,咱還從來隻認第一不認第二。

吳懿精神一振,侃侃而談道:“陛下,臣沿用當年魏延所說的一句話,賊兵十萬臣吞之,賊兵全國臣據之。臣到任上,首先就要加強各路要衝防備,整肅軍伍,核查各處領兵大將能力,多派探馬偵聽敵情,做到知兵知將知己知彼。”

一番話說得劉山眼神一亮,這個吳懿不愧是蜀漢中期不可多得的上將軍,處理軍務可以說是井井有條,麵麵俱到。

正準備表揚兩句,吳懿又開口說道:“臣一人隻能保漢中無虞,但如有一人輔佐,則可把漢中構築成進可攻退可守的北境堡壘,區區曹魏不足為懼,望陛下成全。”

劉山眼睛一亮,會心的答應道:“沒問題,凡是愛卿的請求,朕都準了。你說。”

“臣需封亭侯討寇將軍王平王子均一人就行。臣與子均相交深厚,互相視為知己,而且王子均性情剛烈,心思謹慎,為人忠勇,有此人相佐,漢中必定無憂。”

吳懿的這個選擇,讓劉山心中非常的欣慰,這個吳懿簡直就是老天爺給自己預備的一員儒將,而且還忠心耿耿。

這王平雖然不是一員虎將,但要說在漢中進行防禦,天下還沒有人能比他做的更好。從原來的曆史就能看出來,即使是曹魏傾巢而出在王平的積極守禦下,居然都沒能進入到西蜀的邊境,更別說撼動漢中了。

這件事情基本上是敲定了,劉山心底放下了一個大石頭,心情不覺地放鬆了下來。君臣二人心情舒暢的推杯換盞喝起了茶,氣氛逐漸的柔和輕鬆了下來。

劉山詢問了許多軍旅方麵的情況,吳懿自然是對答如流,連哽都不打。劉山對吳懿是越來越滿意,吳懿則對劉山確實越來越尊崇,越來越佩服。

劉山這廝對曹魏的虎豹騎一直都很向往,做夢都想自己率領著大隊騎兵衝鋒陷陣,這樣才顯得自己牛叉哄哄。一問吳懿才知道自己根本組建不起來,原因是戰馬太少。

這讓劉山無比的悲憤,合著咱蜀漢都是步兵啊。這兩條腿的兵跟六條腿的兵打架,光大腿就少了四條,還打個屁啊。

吳懿的一句話讓劉山驚醒過來,“虎豹騎雖猛,但也不是無懈可擊。當年王平以三千無當飛軍擊潰的兩萬魏軍,中間就有兩千虎豹騎,結果還是名將張合被射殺,虎豹騎全軍覆沒,兩萬魏軍逃之寥寥。”

“無襠飛軍??這是什麼兵種,沒聽說過啊。”劉山心中無比的納悶,腦海裏不知不覺的出現了王公公的身影。

實在是想不明白,這一群王公公組成的無襠飛軍,戰鬥力還能有質的飛躍?沒來由的埋怨起易大大,說個三國也不說完整,這無襠飛軍就是一例。

趕緊向吳懿虛心求教,原來這支軍隊是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是精於射術的南中夷族,另一部分是自古就有修築碉樓習慣、善於守禦的青羌族。聽完吳懿的介紹,劉山心中哭笑不得,合著是此無當非彼無襠啊。

在二十一世紀玩過《三國群英傳》的劉山喜笑顏開的嘀咕道:“原來手拿短刀小盾的蠻族兵就是這無當飛軍啊,朕可沒覺得他有多厲害,騎兵一個衝鋒,立馬嗝屁。”

吳懿沒有玩過《三國群英傳》,自然不知道什麼是蠻族兵,隻好瞪著兩隻牛眼看著劉山。劉山興衝衝的指出無當飛軍的不足之處,弓弩手一起發箭,中間停頓的時間太長,擋不住騎兵的衝鋒。

剛開始,吳懿還跟劉山據理力爭,非說弓弩手放在一起使用威力更大。看到吳懿不服氣,劉山便試著給吳懿上了一課,跟他來了一場兵棋推演。

說起來劉山這廝也是忒不要臉,居然盜竊了後世的“三段射”理論跟吳懿的無當飛軍pk。結果是吳懿被劉山蹂躪的體無完膚,屁滾尿流。吳懿睜著充滿疑惑的眼睛,悶聲問道:“陛下,這種戰法是誰教授的,臣想登門請教,實在不行拜師都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