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六國亂(1 / 1)

大元末年,攝政王長寧篡位,年僅十二歲的昭帝被迫下旨讓位。後長寧登基,自稱武帝,改國號為慶,年號嘉軒。

次年九月,被幽禁在鹹元宮的廢帝瘋了,武帝親自帶禦醫查看,確認其不是裝瘋,於十月末將廢帝遣於偏殿,美其名曰靜養。從錦衣玉食到身居偏殿苟且偷生,年僅十三歲的廢帝身旁隻餘一位自幼跟隨的禧公公,狀況淒涼。

同年三月,前元附屬國大周因不滿長寧篡位,拒絕上貢並於五月宣布獨立,史稱大周國。武帝震怒,下令攻打周國,此仗整整打了五年,開始連占大周三城,之後便形成勢均力敵之勢。在第三年之時,慶國宮中傳出消息,已經瘋了的廢帝長煜不見了,武帝下令將知情的宮婢奴才全部處死,對外宣稱長煜是病死的。而半年後,大周昭告天下昭帝長煜未死,並稱慶武帝乃謀逆弑君,並非正統,要重建大元,擁立昭帝為帝,史稱後元,一時間對武帝不滿的豪傑紛紛投奔響應,武帝則加大攻勢,誓要滅大周一洗恥辱。戰爭又持續兩年,直到嘉軒六年武帝遇刺受傷,慶國軍心不穩,大周趁勢奪回三城。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大周軍隊並未乘勝追擊,而是就此在邊境重新防守。終於於次年春,武帝下令撤退,這場持續五年的戰爭終於結束。

在大元建國初期,西南邊陲附近就有小國蒙,其人民多為蒙漢族。蒙漢族人體格健碩,善於騎馬射獵,且培育的馬匹精良,蒙國主要的商業就是馬匹交易。蒙國和東邊的鄰國啟靈國一向友好,關係密切,一國有難,另一國必定支援,因此大元雖然強盛,卻也無法吞並其中一國,所以百年間一直形成三足鼎力之勢。

啟靈皇族相傳是上古一族的後裔,有通靈之能並且比較長壽。啟靈國世代鎮守神石殤月,並借殤月之光華得以繁衍生息,傳說上古神石殤月又改天換地隻能,許多人潛入過啟靈皇宮,想要奪得這塊神石,然從來沒有人成功過,就算見也沒見到,隻有啟靈國每代的帝王才知道殤月所在的秘密,並在死前告訴自己的繼承者。

直到弘帝鏡弘統治時期一直安寧的啟靈卻發生瘟疫,且來勢洶洶無法控製。瘟疫肆虐,百姓大量死亡,啟靈亡國之象漸顯,弘帝無奈,隻得違背祖製,啟動殤月救國,卻發現殤月已經被盜。就在此時,鄰國傳出國主拓跋言囚禁其弟拓跋泠逼其交出一塊上古靈石的消息,鏡弘派死士潛入查探無果,卻得到拓跋泠已經逃脫準備在南方建國的消息。鏡弘疑心漸起,卻苦於沒有證據,然而幾個月之後,他收到拓跋言的來信,沒人知道信上說了什麼,隻是鏡弘在看完信後勃然大怒,昭告天下拓跋泠乃盜取殤月之賊,並威脅他一日不歸還殤月,啟靈就算舉全國之力,也要和南蒙拓跋泠對抗到底。

自此,天下分為慶、大周、後元國、北蒙、南蒙、啟靈六國,平靜了百年的蒼茫大地再起烽煙。

------題外話------

這是微涼第一次寫文,文筆渣渣,還請各位看文的大大表嫌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