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探討金融風險的持續性及其規避策略(1 / 2)

探討金融風險的持續性及其規避策略

財政金融

作者:張學立

摘要:全球範圍的金融風暴對我國金融企業的影響是極大的,尤其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與國際貿易往來的頻繁,在給我國金融企業帶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性。在這種形勢下,如何創新發展並應對金融風險成為金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重點研究的問題。本文主要針對我國金融風險的表現與持續性問題進行探討,提出規避金融風險的相關策略,以為我國金融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一些幫助。

關鍵詞:金融風險 持續性 規避策略

金融風險是金融企業在經營管理過程中,必須要注重的問題,如果處理不好,那麼,動態的金融風險將嚴重影響金融企業經營管理活動的有序進行,對金融企業的發展也具有消極的負麵影響。因此,相關研究人員不斷利用各種方法,建立ARCH模型來度量金融風險,以掌握金融風險的時變性與持續性,從而製定有效的發展策略,以提高金融企業規避金融風險的能力。筆者基於多年的金融企業經營管理經驗,對金融風險的表現與持續性有一定的研究,在此將做簡要探討。

一、簡述“金融風險”的表現

(一)財務風險

金融企業經營管理中,需要具有一定比例的固定資金與流動資金,以維持金融企業的正常經營管理活動,但是一些金融企業資金比例過低,導致經營管理活動受限,或者經營上出現賬目記錄與實際盈虧不符等情況,造成金融企業財務出現嚴重的風險問題。

(二)信用風險

金融企業的社會效益與信用直接相連,如果金融企業不能有效地履行合同條款,致使交易雙方出現利益損失,這種情況被成為信用風險。對於我國金融企業業來說,信貸質量下降是信用風險的主要表現,這與金融企業自身約束力不夠、行為不規範等有直接聯係。

(三)流動風險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當金融企業對債務沒有足夠的資金償還能力時,可能導致金融企業的兼並、破產,這種情況是金融風險中流動性的表現,一旦流動風險過大,則將嚴重影響金融企業的運行,進而影響國家經濟政策的實施。

(四)利率風險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金融機構逐漸增多,國有金融企業為了爭取更多的客戶與資金,采取高存款利率的方式以增加競爭力。長此以往,必將引發國有金融企業的利率風險。同時彙率的下降,也影響了國有金融企業的信貸質量,增加金融風險。

在全球金融風暴的影響下,金融企業必須加強對金融風險的認識,積極分析金融風險的特點以及引發金融風險的因素,進而為製定有效規避金融風險的策略奠定基礎。

二、金融風險持續性的分析

在我國的金融市場中,能夠引發金融風險的因素有很多,客觀因素有國家政策變化、人民幣升值、國外企業進入國內市場、金融企業財務危機等,主觀因素則是指金融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對市場變化認識不足、信用度下降等,從而導致金融企業經濟決策失誤,引發金融風險。為了製定有效的金融風險規避方案,相關研究人員利用ARCH模型對金融風險的持續性進行分析,從而為金融風險規避方案的製定奠定基礎。

從動態的角度來看,金融風險具有持續性,主要表現在金融風險並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消逝,而是在時間序列方差上呈現不穩定波動的狀態。因此,金融風險的持續性也稱為方差持續性,它對金融企業投資將產生持續性的影響,需要相關人員提高重視。對於金融計量方法,我國金融風險研究人員普遍采用時變均值和方差的方法來考查金融風險對金融企業資產利用與發展的影響,使金融定價過程與金融風險的持續性相連,使金融企業經濟投資決策下經濟效益獲得的風險性增大,從而影響金融企業經濟效益的提高。因此,在金融企業經營管理中,必須提高對金融風險持續性的研究與重視,從而製定科學、合理的投資決策,以降低金融企業資金使用風險,提高金融企業經濟效益。

三、規避金融風險的策略

在金融市場的發展過程中,受到各種主客觀因素的影響,其發展具有動態性。而金融企業在金融市場中要想謀求發展,就必須認識到金融風險的重要性,以避免因為主客觀因素的變化而引起金融企業預期的經濟效益的減少或者與實際經濟效益相互背離的情況發生。那麼,國家與金融企業應該如何有效地規避金融風險,提高經濟效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