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後與夢想

封麵故事

作者:嶽淼 陳丹瓊

4月中旬的一個晚上,7點左右。距離話劇《如夢之夢》開場還有半個小時,演員們正在暖場,他們由一個人引領念著一些任意閃現的台詞,其他人跟著一起附和。“這真是一個殘酷的笑話!”、“怎麼沒有看到大姐啊?”……略顯混亂的場麵在外行人看起來有些滑稽。

李宇春做了幾個深蹲,放鬆身體加入其中。身著針織開衫、淺灰牛仔褲、白色球鞋的她,在一群技藝超群的話劇演員中並不惹眼。更加熟悉暖場環節的台灣最重要的劇場推動者、演員金士傑在人群邊緣來回踱步,口中念念有詞。對比之下,始終呆在角落中的李宇春仍略顯生澀—這是她第一次出演話劇。

在當天長達四個小時的演出中,李的戲份並不多。最重要的部分是結尾的一場哭戲。與李宇春化妝間相鄰的是演員許晴的化妝間,那裏熱鬧非凡,不時有笑聲爽朗、身著旗袍的女演員進進出出。我問李宇春如果今天我不在這裏,她會做什麼。她答複說通常會提前三四個小時到達這裏,除了化妝和換衣服,就是對詞、演戲。“目前我還沒有出過錯 。”李宇春對《環球企業家》說。

采訪並不順利,你能得到的都是“嗯”、“啊”、“不知道啊”、“就是喜歡嘍”等平淡無趣的答案。很快,對話間隙我與她之間出現了大段空白,李開玩笑式的幫我解圍:“你是不是快瘋了?”我坦承自己有些詞窮,她隨即寬慰我說:“我知道的肯定會回答你。”她隨後問起我的血型和星座,我想她在觀察我。

揭幕

在演出間隙,李宇春會聽聽手機中的指彈吉他合輯《永無指境》—那是她吉他老師的推薦。當我問她如何獲取音樂靈感時,她一時語塞。最後,她用了我引導她最多的詞語作答:“我今天見了你之後可能會寫一首歌叫‘比如說’。”

耳機之外,李亦“永無止境”。這場演出與李之前開拓其他事業一樣,擁有令人豔羨的高水準。《如夢之夢》是話劇翹楚賴聲川最受矚目的作品。這部“逆天之作”分為上下各半本,演出長達8小時,光裝台就要占用劇場7天,道具要裝滿10輛車。它包括30位演員、400多套服裝、超過100個角色、12幕共90場。舞台包含8個方位、3個樓層,表演者需圍繞觀眾演出。

盡管戲份不多,李宇春仍是舞台中心的王者,觀眾中有人從新疆飛來觀看其演出,粉絲們甚至為此專門做了一張“觀劇圖”,最猛烈的掌聲亦出現在李宇春所飾演的菜鳥醫生對病人發飆之時。謝幕之後,粉絲們仍聲嘶力竭高呼著她的名字。若身在現場,你會感受到這位29歲的超級明星身上有一種難言其狀的魔力。8年前美國《時代周刊》如是解釋這一切—“她代表了張揚的個性,這就是她成為全國偶像的原因”。

站在話劇舞台中央對李宇春而言並非易事。為參演此劇,李需全心投入其中。她推遲了演唱會和發片計劃,並推掉商演—金錢損失高達數千萬元。在北京寒冷的冬天,李必須每天身穿棉襖在北京798劇場排練—每天中午十二點報到,晚上十二點離開,如此持續三個月之久。

在排練現場,內向的李不得不慢慢習慣有人敲開化妝間的門說,“我們對一下戲。”後來,李也會主動找到別人:“老師,我們來排一下這場戲。”

對李宇春而言,這是一個嶄新的世界—話劇演員們會互相串門,沒有老師也可自己彩排,台詞節奏與音量的變化會影響最終效果。而電影除非是對劇本或打鬥,否則極少有類似的機會。“電影可以一遍遍來,很多時候隻是對著鏡頭演,而話劇這種一次性的藝術尤其需要與對手磨合,你必須全神貫注而不去想觀眾。”李宇春說。在李看來,話劇更真實。這是她頭一次享受到“飆戲”的快感。

李最初極力排斥這一切,而天娛傳媒副總裁楊柳則是改變者。“話劇觀眾都是精英人群,你應該出現在那裏。你的沉澱和成長讓他們看到。” 楊對李這樣說。

在一次飯局上,楊結識了《如夢之夢》製作人王可然。她主動提及希望讓李參演該劇。王可然的直接反應是“我嚇到了,回去研究一下。”事後,王很認真觀看電影《十月圍城》,他對李的表演評價是“質樸”,隨後王向賴聲川推薦了李。賴也看了《十月圍城》,他看重李的是“本真與幹淨”。

楊柳隨後得到一本厚約十厘米的全劇本。“我看後很擔心春春無法駕馭,這部話劇關於生死、輪回,對她來說太過厚重了。”楊柳對《環球企業家》說。拿到劇本後,李宇春花了整整一周才看完。她對楊說自己最大的顧慮是“觀眾可能看不懂這個話劇,也無法想象演8個小時的話劇會是什麼樣。”楊解釋說:“這是史詩般的話劇,高度在那,長是應該的。”

在楊的極力撮合下,李宇春最終在王可然的辦公室內見到了賴聲川及其妻子、《如夢之夢》製作總監丁乃竺。心思縝密的賴特意從杭州家門口的柿子樹上摘下四個柿子送給李,祝她“事事如意”。“我知道第一次見麵彼此有信心。這東西很難解釋。”賴聲川對《環球企業家》說。

此次見麵非常短促。賴問李是否理解《如夢之夢》講的是什麼?李坦承自己有些地方看不懂。賴解釋稱:“是有些難懂,它來自我對《西藏生死書》的一些想法。”臨行前,他送了一本《賴聲川創意學》,並認真的問李:“有沒有興趣挑戰一下。”李宇春想了十秒鍾則回複說:“好。”

賴聲川唯一擔心的是李宇春的時間。他在香港曾有不堪回首的經曆,一位香港明星曾答應他全力配合排練話劇,當賴追問他能花多久排練時,對方的回答是“一天”。

李宇春則答應給他幾乎所有的時間。為了幫助她順利進入角色,賴曾布置給李一些功課,比如你認識醫生嗎?你知道醫生怎麼回事嗎?“話劇會給她打開一個門,很大的門。這個門打開之後她要怎麼做是她的事。”賴聲川說。

李宇春的勤奮曾打動賴聲川。她曾經為了5句台詞在排練場挑燈苦練,直到賴聲川拍她的肩膀說“感覺對了,演員就該這樣子”才如釋重負。一次,賴去排練場地找李宇春,遍尋不著,後來他才發現原來李宇春早已到場,並獨自找了一個角落裏與演員孫強對戲。

話劇帶給李宇春更多的是未知與陌生。“大多數的時候,我更多的是在觀察別的演員做什麼。以前我可能更像小孩裝大人,現在我體會到了什麼是精雕細琢。”李宇春說。在她看來,話劇是一個深受表演者節奏影響的行業,說話、出場順序、停頓節奏均需細細推敲,甚至需要拿秒表來計算。

這需要一個“準”字。比如她的“對手戲”五號病人非常討厭她,一直拒絕她。有一場戲需要李發飆,然後她需要說一句台詞:“五號先生你很拽。”賴認為這句話就需要“內在的鍾”才能把它“準”好。李宇春在排練過程中曾在“五號先生”和“你很拽啊”中間換了一口氣。賴聲川則不允許這樣做。他的理由是情緒爆發的醫生不可能還有餘地換氣……

在經曆四個月朝夕相處的排練之後,賴聲川認為李足夠聰明看清自己在這個世界的可能性。“這真的是無量的東西,如果她想要的話。”賴說。

首演結束後,李宇春發現壓力並非全部來自台上,而是台下。此前,賴聲川曾擔心地問她:“你演話劇不會有粉絲舉著燈牌、熒光棒來吧,話劇演出是不能這樣的。”李為此曾大傷腦筋。為了杜絕此類事情發生,演出方在話劇開演前曾發了告示。但首演完畢,賴聲川帶著金世傑、許晴等三十多名演員謝幕時,尷尬還時常發生。心情激動的粉絲們起身狂呼李宇春的名字,台上的她一時間無地自容。

事後,李宇春把這個苦惱告訴了楊柳。第二場演出臨近散場前,站在幕布後的楊柳突然聽到排山倒海的叫喊聲,其聲音之大令人震驚。楊不得不在後台向賴聲川道歉。

為了杜絕這個問題,李宇春工作室不得不在微博上發布公告—禁止李的粉絲們在話劇現場舉手牌、條幅、熒光棒,並高喊其名字。一夜之間,工作室微博就收到超過三千條微博回複,罵聲一片。很多人質問楊為什麼不能喊。粉絲們的忘我熱情亦令李倍感困惑。成名之後的她並不享受所謂的“粉絲經濟”。“這不過隻是消費粉絲的方法,我更喜歡做實實在在的東西。”李說。

成名

在成名之前,李宇春一直過著“實實在在”的生活。她的父親是一名警察,母親則是一名家庭主婦。家教很嚴的她小時候日子並不太好過,在家吃飯都必須很講究—手要扶著碗,筷子不能亂伸,碗裏的飯必須吃完,不能抖腿。

不過,眼下你很難將這一切與“時裝界凱撒大帝”、老佛爺”、香奈兒藝術總監卡爾·拉格菲爾德(Karl Lagerfeld)鏡頭下那個梳著朋克頭、搖滾裝扮的女孩聯係起來。在卡爾親自操刀的香奈兒《The Little Black Jacket》攝影集中,除了前法國第一夫人卡拉·布呂尼 (Carla Bruni) ,黛安·克魯格 (Diane Kruger) ,凱拉·奈特利 (Keira Knightley) 等諸多超級明星之外,你亦能發現李宇春的身影。

在卡爾為李宇春做造型前,《Vogue》雜誌法國版前主編卡琳·洛菲德Carine Roitfeld) 問李要不要嚐試模仿某個經典巨星。李宇春說“我想做自己”。這正是李宇春的迷人之處。在中國明星譜係中,中性裝扮的李堪稱空前絕後的“異類”,簡而言之,她很難簡單定位。她非俊男靚女,亦不標憤世嫉俗,但絕對是特立獨行。

李的成名有賴於此。她一夜走紅,堪稱中國電視造夢的巔峰—2005年《超級女聲》在中國同時段收視率位列第一,決賽全國收視率11%,平均市場份額達26%。在手機並不普及的2005年,在不能重複投票的情況下,李獲得的短信投票數超過352萬。

而在決賽當晚,超過2.8億的觀眾收看了這場扣人心弦的比賽,李則在這場比賽中拔得頭籌,其竄紅速度之快連Lady Gaga、賈斯汀·比伯 (Justin Bieber) 都心生嫉妒。

奪冠之後,李的星途仍高開高走,其合作對象包括陳可辛、劉偉強、陳德森等一線導演以及卡爾·拉格菲爾德、讓·保羅·高緹耶 (Jean Paul Gaultier)等全球頂級設計師。

“選秀教母”天娛傳媒總裁龍丹妮則是上述奇跡的製造者,天娛堪稱內地最大的“造星工廠”。在業界,龍比她手下管理的藝人們還要出名—2005年之後的5年間,內地新晉明星近80%誕生於斯。龍於1995年進入湖南衛視,她製作超過十檔娛樂節目,幾乎沾有她的名字就能紅。2008年,龍做出人生中最重要的決定—接管湖南廣電旗下的天娛傳媒,那一年因為汶川地震,選秀節目停辦,對龍而言,這是一個致命的打擊。

彼時,湖南衛視希望龍依靠選秀節目積累的明星資源,經營媒體及明星衍生產品。天娛傳媒2004年5月在上海成立,當時它並非一樁完美生意。其主業是商業演出和產品代言,直到龍丹妮上任一直處於虧損狀態。

“當時天娛規模很小,上上下下僅有不到20個人。因為有了2005年的超女,天娛才成為現在這樣。”天娛傳媒藝人事業中心副總經理胡英鶇對《環球企業家》說。胡是天娛的第一批員工,同龍丹妮一樣,亦從電視轉型娛樂圈。但當時的藝人經紀形勢卻頗為逼人。國內唱片業總規模從2003年的1.601億美元下跌至2007年的0.694萬美元,縮水62%,內地歌手若靠唱片賺錢可能性幾乎為零。

龍卻擁有化腐朽為神奇的能量。她力推無線增值業務和藝人衍生產品,另外巨資投入影視劇及綜藝節目的開發。選秀平台為其輸送無數俊男靚女,龍丹妮則將其打造成精密運轉的超級機器。在選秀節目受限甚至停牌的年份,天娛傳媒打造自製劇《一起去看流星雨》亦成為湖南衛視的收視王牌,收視率甚至超越經典瓊瑤劇《還珠格格》。

在某種程度上說,龍丹妮一手打造了李宇春。在2005年超女決賽階段改變李宇春命運的PK環節和352萬選票亦是觀眾的選擇。觀眾互動、短信投票以及讓每個普通人參與決策的做法,深深為李宇春打上平民明星的烙印。

不過,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李宇春對龍卻一無所知。李與龍第一次見麵的場景非常奇特。當時李家中暖氣管道破裂釀成水災,李被迫棲身酒店內。時任天娛傳媒副總裁王珂邀請李出來“坐坐”。在座者即有龍丹妮。不過,那時龍還未入主天娛,亦無當下的盛名,但其“真性情”卻給了李宇春極深的印象。

關於龍的個性,你或許能從“青春偶像作家”郭敬明的描述中窺見一斑—“我們(跟龍丹妮)每一次相聚,都會聊你的肚子贅肉能再多一點嗎。” 郭曾在博客中描述他與龍在觥籌交錯中談判的場景:“這次簽約真的就是在一次很狂亂的聚會中,我和丹妮還隔著一個人,就看到丹妮打開一瓶酒說,我靠,這酒誰兌的呀!一杯礦泉水加了兩瓶芝華士是吧!小四,別喝這個,太濃了!對了,你要簽天娛不咯?”就這樣,郭敬明就成了天娛旗下的藝人。

龍丹妮總能在關鍵時刻搞定一切。2010年,為了讓李宇春續約天娛,龍用盡了渾身解數最終擊敗華納、索尼等搶食者。這場人肉爭奪戰持續了整整半年。“龍總用N種方式跟她溝通,甚至提出讓她自己當老板。”楊柳回憶說。在續約的最關鍵節點,龍丹妮甚至說服湖南衛視台長歐陽常林、天娛董事長張勇一並前往成都探望李宇春的父母。最終,龍以獲勝告終。

如此大動幹戈仍物有所值。作為最當紅的明星歌手,李宇春的商業演出價碼每場超過120萬人民幣,在華語樂壇僅有周傑倫能與之媲美,遠超劉德華、張學友等人。“心高氣傲”的李甚至拒絕了央視春晚的邀請。

她的確有理由“自負”。2006年其發表個人首張專輯《皇後與夢想》,年度銷量137萬張,創造當年華語樂壇唱片銷量神話;之後的專輯《我的》、《少年中國》、《李宇春》,《會跳舞的文藝青年》《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均是同年內地專輯銷量的冠軍。

看看一下數字,你就知道其驚人的票房號召力—李宇春瘋狂世界巡演2012-2013北京站,售票網站因1億3400萬點擊量而崩潰,其VIP門票2分鍾售空,兩個小時全部門票宣告售,創下華語樂壇藝人巡演開票最快銷售紀錄。

胡英鶇堪稱其明星效應的最佳見證者。2005年8月28日超女結束後,李宇春由長沙轉戰北京。當時胡前去接機,機場內人山人海擠滿了李的粉絲,機場管理者為此大動幹戈。“機場方麵說這樣下去肯定出事,你必須付費申請VIP通道。我說公司沒有這筆費用。後來他們又說你們必須走VIP,免費!”胡回憶說。

時至今日,最令胡感動是兩名已過天命之年的阿姨,一位姓李,一位姓王。兩人永遠會在機場接李,並親自帶著自己煲好的湯。“這些粉絲沒有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但你很難想象有人竟堅持了8年。”胡感慨的說。

胡曾專門負責李宇春的經紀事務。“一步步看著她被選出來,成為明星,你會有那種當媽的心。”胡英鶇說。她經年累月每天隻能睡三個小時,每月電話賬單超過2000元。“做這行帶每個人都有壓力,但帶李宇春壓力會更大。因為有太多人盯著你。”

在胡英鶇看來,李宇春最大的魅力在於其很有想法,“不做明星,她絕對可以去做企劃人”。關於李的企劃天分,你能從2006年的那場“Why Me,李宇春unplugged show”演唱會看出端倪。這是場僅能容納一兩千名觀眾的演唱會,其風格、燈光、舞台設計、樂隊、曲目等均由李宇春操刀,當晚她一連演唱了18首歌,台下觀眾均如癡如狂。

讓李操刀乃是迫不得已。當時的天娛團隊非常稚嫩,電視台導演出身的她亦並無企劃概念,人手短缺,現場隻能交給李。“因為要張羅各種各樣的事,到現在我都沒從頭到尾聽完李宇春的一場演唱會。現場有太多臨時突發的情況,我都不得不試著去適應它。”胡說。

而在過去8年間,李宇春亦堪稱”與時俱進”。在胡看來,進步最大是作詞。“她之前並不喜歡寫東西。至少在2008年是這樣,我很少看她寫什麼。”胡說。但2009年,李宇春已能包攬了整張唱片85%的詞曲。

但胡英鶇最喜歡李宇春的是“說一不二”。“我不怕你跟我說不,我怕你跟我說是,但做的事情是不。李宇春說是以後,你絕對不要擔心會有意外出現。”胡說。

另一個巨大的進步則是舞蹈—李宇春最瘋狂的排練記錄是每天八個小時,連續跳上20天。為了提升自己的舞蹈水平,李宇春曾赴美深造,其老師包括賈斯汀·比伯(Justin Timberlake)、黑眼豆豆合唱團的編舞師萊爾·哈娜戈米(Kyle Hanagami)以及MTV音樂頒獎典禮、格萊美頒獎典禮的編舞師萊爾·貝尼戈(Lyle Beniga)。

李宇春的舞蹈老師陳琦沅認為李最酷的一段表演是2012年深圳演唱會上所跳張國榮的《紅》。“她可以跳出跟張國榮不一樣的紅,一種嫵媚、剛中帶柔、柔中帶剛的感覺。有些表演是很表麵的,但那次紅她是由心散發的。”陳琦沅對《環球企業家》 說。

作為邁克爾·傑克遜(Michael Jackson)的粉絲,你能每場李宇春演唱會的編舞中,看到邁克爾·傑克遜的影子。“我想如果邁克爾·傑克遜和張國榮活著,我會去看他們的演出。”李宇春說。

李對舞蹈要求很高,“伴舞跳什麼樣,她要一模一樣”。2009年,李曾希望在演唱會上一口氣跳15首歌,而排練時間隻有20天。在陳琦沅看來,演唱會連跳15首歌對歌手是難以想象的考驗。訓練強度驚人,她通常跳完兩首歌衣服就全濕透了。15首歌下來,李不得不更換三四套衣服。有時為了一個動作,李會連續練上半個小時。其中,一些歌曲的伴舞包含jazz funk 、hiphop兩種風格—這都需要身體的瞬間爆發力,在下腰的過程中,李的腰部曾嚴重受傷不得不休整8天。在僅剩的12天排練時間內,李帶傷上陣完成了所有的舞蹈。

“春春最感動我的是一個人沒有不可能做到的事情,隻有願不願意做。一個舞蹈老師最榮幸的是找到或挖掘到一個如此信任他的學生。”陳琦沅說。

李的另一項優勢在於其驚人的舞台控製力。令人稱奇的是她從不在演出前夕練習串詞、對白。如此行事,李居然從未失手過。“每次開演唱會前我都會問他,你想好要說的話了麼?通常的回答都是我還沒有想好,但每次結果都非常好。”胡英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