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推進我國城市政府績效管理的對策
文化論壇
作者:楊薇
摘要:在新公共管理運動的孕育下,西方政府開始引入企業績效管理的方法並取得了相當的成效。在我國要建立適應科學發展觀要求的城市政府績效評估體係,必須積極借鑒西方國家的經驗,建立高效的組織領導機構,設計科學合理的指標體係,推進城市政府績效管理資源的有機整合。
關鍵詞:城市政府績效管理;行政改革;對策
一、西方國家城市政府績效管理的主要做法與經驗
城市作為區域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中心,在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中起主導作用。而城市政府則是城市有序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是一個城市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劃者、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的有效提供者、公共秩序強有力的治理者。城市政府在整個國家政府管理體製中屬於承上啟下的中觀層次它有著區別於中央政府和基層縣、鄉(鎮)政府的特殊性。城市政府作為整個政府管理體係中的有機組成部分,其績效管理也隨著政府係統的發展而不斷升級換代,形成了整個政府績效管理圖景中的重要片段。
英國政府自20 世紀80 年代以來,持續性地貫徹“新公共管理”改革模式。其績效評估大體上有四個相互重迭的階段,即:雷納關內部評審到由社會進行評估、評估內容由效率轉向顧客服務和質量、評估主體引入外部市場和公眾評價主體、突出公民和服務導向、評估結果公開化並直接向公民和服務對象負責的趨勢。
除英、美之外,政府績效管理在其它國家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如荷蘭新市政管理法要求對地方當局的工作績效進行評估,以提高效率和服務質量。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統計,公共組織績效管理在丹麥、芬蘭、挪威、新西蘭、加拿大等國家都得到廣泛運用。
二、西方政府績效管理趨勢
自 20 世紀 70 年代到現在,公共行政出現了許多新的理念。雖然,新時期的行政理論和實踐是否形成了一定的典範,還存在著巨大的爭議,但各種理念的變化有著一些共同的趨勢如注重回應性、顧客導向以及政府行為的透明性和可控性等。這些理念體現在績效管理上,主要有兩個趨勢:
(一)由效率轉向效能,由財政控製轉向行為控製,在技術上體現為 ABC 係統的使用和完善。ABC(activity based system,基於行為的成本核算係統)。ABC 技術的發展,提高了行政決策的可靠性和政府行為的可控性,其建立的假設前提是“資源(包括勞動力和物質資源)都是在執行行動的過程中消耗的”,在這種體製下,成本按照行為以及成本目標(項目,顧客,渠道等)進行分類,評估者不僅能測量出整個服務成本,而且還能精確地計算出在提供該服務的過程中每一個個體行為的成本,並以此為基礎進行預算和分配。對政府行為的測量有很多緯度,包括“項目、服務、顧客”等,這種績效管理體係能使我們更好地理解每一緯度指標如何對其他緯度指標產生影響,並能計算出其對組織整體績效的影響。
(二)由控製轉向合作,由獨立評估轉向客戶參與,在技術上體現為TOPS 的應用。TOPS(total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system),它以 TQM(全麵質量管理)為基礎:重視客戶要求、強調過程控製和增加團隊工作。並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改進:重視參與、溝通,重視來自員工和客戶的反饋、完善現有的效率測量技術、為實現不同的測量比較提供數據分析機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