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章 兵家四派(2 / 2)

蒙恬恍然如同見到了扶蘇,聚了聚神,回道:“當今天下,楚人對於技巧一道已是登峰造極。

君上先前已知他們雀杏敗了王離、鐵蒺藜俘獲小兒,卻不知這些人妙想不斷更有源源不斷的犀利戰器製成。

邊軍如今便有兩件利器謂之馬蹄鐵和馬蹬……”

隨著蒙恬的訴說,子嬰眉頭越皺越緊,此時此刻,他恨不得把趙高複活過來再抽筋扒皮一遍。

正如之前王離與蒙恬獄中那番言論一樣,子嬰這種知兵知將的君主隻從三言兩語之間便能聽出這兩件利器所帶來的好處,哪能不忌憚楚人,哪能不更恨趙高?

若不是趙高擅權使得君臣不睦、朝野相隔,這兩種利器本該早就被大秦所用,裝配出一支鐵騎的!

“蒙將軍所言不差……此二物,確實要謹防匈奴人學了去,寡人會下嚴旨,著令將作少府加緊打造。

至於膽敢私自泄露者,罪同叛逆、株連九族!就這樣吧……”

“大王英明!”

聽了這麼多見聞,子嬰扶著額頭,樣子有些疲累,可他寧肯微閉雙眼邊養神邊詢問,也不舍得放蒙恬離開。

“蒙將軍,我還聽說楚軍有一種攻城利器,折櫓倒垣有如探囊取物一般輕鬆,不知將軍可曾知曉?”

蒙恬無奈的笑了笑:“大王,臣重見天日的時日尚短,又與楚軍從未直接交鋒過,這些不甚了解,還請大王恕罪。”

子嬰瞠目,作勢一拍額頭:“也對也對,你看寡人這記性……

蒙將軍,如今大秦國難當頭,正需要將軍這樣的柱石之臣再造河山,寡人欲以將軍為太尉視作肱股,將軍可願否?”

蒙恬雙手捧作一揖,回道:“君上看重,臣不敢不從,隻是蒙恬若為太尉,卻不敢蹉跎於朝堂,還請大王成全。”

每天見到秦王就是蹉跎?這話已經有點出格了。

子嬰毫不在意,好奇問道:“將軍欲往何處?”

“我欲重領邊軍與賊征戰,以報大王厚恩。”

蒙恬名氣很大,本事也很大,可越是這樣做君王的越不敢輕易交托重兵,不是每一個人都有始皇帝那樣的魄力以傾國之兵交付外人。

特別是子嬰這種上過陣的對於兵權更是看重,對於蒙恬親自領軍會有多大能量更加一清二楚,何況兩人之前交情並不深,甚至扶蘇在時,蒙恬還曾多次拒絕子嬰示好?

所以子嬰猶豫了,但他並未把話說死,而是問道:“重器不可輕動,將軍何苦東征西戰戎馬倥傯?”

“因為蒙恬麵臨楚軍,不敢有絲毫懈怠。”

話音剛落,眼看著子嬰就要發問,蒙恬繼續搶占話頭:“臣隻說一事,君上便知我為何執意如此。

昔日二世征派九原軍時,臣與王離將軍曾有一番談論,皆認為北疆不穩難以派出大軍南下。

以臣那時的眼界看來,邊垣至少要留二十萬大軍駐守,能分兵者不過十萬眾。

可就是有了小小的馬蹄鐵與馬蹬,守禦之軍隻留十萬我等也能放心了,如此看來,楚軍之中有著一人可抵十萬大軍之才,蒙恬不敢不全力以赴,請大王成全!”

子嬰的手指一直在相互交錯,兩根拇指更是不斷較力,皺成川字的眉宇間,汗珠明晃晃的掛著。

大殿內一時無聲,仿佛歲月忽然靜止了。

一個在天人交戰,另一個心中也不平靜,兩次刻意無禮的試探足見其誠,蒙恬開始拿著子嬰與扶蘇作比較,之後他發現,前者少了一些寬仁、行事更加硬朗,卻似乎更適合當下的大秦,這……

子嬰之前怎麼不是這樣?自己以前怎麼沒留意過?

“好!蒙將軍就以太尉之職,重掌九原軍罷!

不過我還有一個要求,希望將軍也能成全寡人。”

“大王請講。”

“我有二子頗為頑劣,尤其是長子子桓年已著籍仍無寸功,將軍此去不妨帶上他,讓此子為大秦盡上一份心吧!”

蒙恬到了這個時候才算重新正視了子嬰,說實在話,領兵出征的將軍把家眷留在京師那是為了充當質子,君王以公子相托又是為了什麼?

作為監視的心思是有的,但是更多的是一種信任,尤其是蒙恬現在這樣兄弟被殺、夫人不見了、兒子遠在天邊,幾乎不受任何掣肘還能收獲至高的信任,這就說明子嬰這個人絕對不簡單了。

要麼是傻,要麼是真正的有大智慧敢賭敢放手……

“臣,遵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