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雖然是個藏身隱居的好地方,可是各種礦藏少之又少,就算有也不是十幾個人就能開采的,放眼周邊,比較大型的礦山最近的就是幾百裏外的銅陵,當然現在還不叫這個名字。
銅陵擁有最古老的青銅開采史,鳳凰山上的金牛洞最早曆史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與銅綠山號稱兩大最古老的銅都,楚武王最後死在半路的那次出征,就是為了銅綠山而去,這座與之齊名的鳳凰山,大楚豈能放過?
本來選擇隱居之地的時候,銅陵和馬鞍山都在虞周的考慮範圍的,隻是後來覺得,秦皇統一天下之後,鹽鐵資源勢必變成重中之重,還是躲開些為妙。
虞周攤開地圖,指著銅陵所在問道:“陳大哥,此處你是否有所耳聞?”
陳嬰借著火光仔細打量之後,開口道:“這不是陵陽麼,先三閭大夫屈原就曾流放此地,這裏人煙荒蕪,你提它做什麼?”
虞周眼珠子都瞪下來了,人煙荒蕪?一座世界級的銅礦居然絲毫不被楚國利用?怎麼可能!
看到虞周不可置信的樣子,陳嬰繼續說道:“這裏的確有些小銅礦,可是自從先頃襄王戰敗之後,慢慢就廢棄了,不過居於此地的鄉眾倒是情深,三閭大夫投江之後,他們時常在鵲江遙相追思。”
虞周眯著眼睛,仔細考慮加以利用的可能性來,仔細想過之後,他繼續問道:“此地是什麼時候廢棄的?”
“也說不上廢棄,此地礦藏不多,所以從未設立縣治,子期怎麼忽然對這裏感興趣了?”
虞周的腦子飛快的運轉起來,楚國地大物博,這種稍微偏遠的地方不仔細留意根本不在眼中,否則怎麼會被當作流放之地呢。
後世銅陵的發展是從西漢開始的,漢朝在這裏設立了唯一的“銅官府”,具體的開采冶煉,直到隋唐才興盛起來,李白就曾經留下“爐火照天地,紅星亂紫煙”的壯美詩篇。
金牛洞雖然開采已早,但是具體的傳說也隻有幾百年曆史,否則以秦皇的霸道,如何不將此地納為重中之重。
種種跡象表明,陵陽銅礦還未受到重視,確實有讓大夥一用的可能性,現在的問題就在於人手過少,運輸不便了。
“陳大哥,事到如今我也不瞞你,那裏的銅礦遠遠超過我們想象,如果在此采集礦石,一來一回需要多少時日,能運送多少?”
陳嬰皺眉道:“來回六七日即可,以咱們的人手,頂多一次運送六七百斤,怎麼,你有什麼想法?”
六七百斤,看來運礦石有些天方夜譚了,如果沒記錯的話,銅陵的礦石多是以輝銅礦著稱,這玩意不僅運輸不便,而且需要火法冶煉才能成銅,運回來再弄實在是事倍功半的下下選。
正在這時,旁邊的韓鐵匠開口道:“虞娃兒,你確定那地方有銅可采?”
虞周點了點頭,當然有了,就怕被大楚發現之後嚴加戒備。
“那就好,反正我在山上閑的難受,讓我帶人去查看一下,如果真的如你所說,我就在那住下了,咱總得為日後多做打算,隻要有銅,就是錢幣我也鑄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