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談古論今渡長江(1 / 2)

地圖很簡陋,隻標注著一些兵家必爭之地和較大的城邑,虞周所指的地方還是空蕩蕩的一片,見多識廣的魏轍卻已經了然於胸。

“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這一帶應該是黟山吧?”

虞周飛快的點了點頭,黟山也就是後世的黃山,這是他想了很久的之後才決定的棲身之所,主要的靈感還是來自於魏老頭的號。

黃石公嘛,不去黃山去哪裏。

黟山,有著名的七十二峰,因為峰岩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後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其中的四絕更是醉人心脾,奇鬆迎客、怪石嶙峋、雲海動心、溫泉養人。

自古就有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之說,至於這些沒經過開發的景致能有後世的幾分神采,虞周相信,原汁原味的才能更有神韻。

最主要的是,黃山群峰連綿數十裏,即使是秦皇統一天下,想要在茫茫大山裏麵找出十幾個人,絕對比登天還難,沒有幾十萬大軍做不他想。

而且等大秦一統之後,黃山腳下就會設立黟縣歙縣兩個縣城,眾人的生活也不會有太多不便,再退一步的說,黃山往南可就是三國時期東吳鬧山越的地方了,數十萬山越都能藏住,更別說眾人了。

總而言之,這已經是虞周綜合了各種考慮選定的一個絕佳避難所,進可攻退可守,外人進出不便,身在其中怡然自得。

至於吃喝?他才不擔心,從項府拿了那麼多種子,總有能夠種植的地方,而且大山裏麵物藏豐富,香菇靈芝雪梨野核桃……更別提諸多野味了。

看著徒弟灼灼的目光,魏老頭心有疑慮:“徒兒,你去過此地?”

虞周搖頭道:“沒有,隻是看這片地方遠近合適,進退自得。”

魏轍的眼中一片懷念之色:“說來也巧,為師早就到過此山,皆因聽聞黃帝曾經在此煉丹之故,那時候為師還年輕,卻一去就走不動道了,心想就是能夠埋骨此處也是不錯。”

“師父,您一定能夠長命百歲。”

“長命百歲我是不敢想嘍,隻要上天不怪罪我這輩子殺孽過多,為師就已經心滿意足了。”

沒有人比虞周更清楚了,魏轍這個老家夥將來肯定是要成精的,好像無論哪種說法,這老頭都不少於一百多的壽數,好好的說些生死實在悲情,他趕緊繼續往下問。

“那師父眼中的黟山是什麼樣的?”

“蒼鬆盈立,氣勢磅礴,登高山而知天下小。”

“那豈不是大好去處?”

魏老頭笑嗬嗬的摸著虞周腦門:“你可想好了,此處雖然險峻,卻異常艱苦,不說別的,隻是漫山遍野的豺狼虎豹就足以讓人望而卻步。”

虞周看了看四周,發現眾人都忙著看江景,隨即說道:“依師父看來,秦楚相爭,哪一方能夠定鼎天下。”

正說著景致,想不到徒弟忽然問起這種問題,魏轍皺眉道:“要為師來說,大秦更勝一籌。”

“如果師父還是國尉,覆滅大楚之後又該如何行事。”

“一掃燕代,逼迫弱齊,然後南征百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