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趨之若鶩(2 / 2)

這雖然有些阿諛嫌疑,隻是,世人誰不願被奉承,況且,這個“青眼有加”還真是有些不可言說的味道在裏麵。

這時聽了三皇子一說,也覺得有可能是錯在前,彌補在後。

洪彪急忙回道,“那齊府五小姐也說了,怕最後被人誤會,所以事先留了帛書。說請皇貴妃明鑒,一看便知。”

蕭楨便要宮人拿來。

繡樣是放在一個檀木架子上的。蕭楨要宮人仔細查看,可有沒有什麼帛書?

一個小太監查了一會兒,急匆匆過來稟告,“在架子和繡樣連接處,有一張薄綢。”

蕭楨打開,遞給皇貴妃。

“青眼何在貴人點睛”

沈妃嘴角有了笑意,又疑惑的問“楨兒,可是這青眼在哪裏呢?”

“皇貴妃隻管傳了那五小姐來,問問她不就知道了?”

。。。。。。

齊瑤此時也沒有入眠。跟府裏兩位姐姐不一樣,人家是睡不著,她是想睡不能睡。

齊璋托付的事,真是蹊蹺。

這家德福祥綢緞莊,原是母親陪嫁過來的一處產業。父親做生絲生意時,這德福祥是專門每年試做花色,煉製新綢的地方。

所以,這個綢緞莊是既有織女,也有繡娘。

可是掌櫃的賬上這幾個月有些奇怪。主要是用度明顯增加,而人手並未多出。

但是,進項和最終出來的綢緞,卻又是對得上的。

找來凝雲連夜又算了一回,還是不對。

凝雲便說這是把人藏了起來。

綢緞莊有織女七八個,繡娘二十個。

說是織女,其實,是為綢緞描畫樣子,再自己試著織出樣子,繡娘最後在新綢緞上繡,這樣出來的,就是絕無僅有的最好的衣料。

每年,憑這個,利潤就能抵上一個一個胭脂鋪子。

這是因為,這綢緞都是絕品,繡娘再加以潤色,製成衣料,一匹要數月時間,還不算浪費掉的物料和人力。

但是,這樣的料子,卻被貴女們追捧,她們必須要買德福祥的料子,以便在各種茶會花會上大出風頭。

自然,這樣的好東西,是要提前預定的。先交定金,卻不保證最後的東西是不是合你意,因為並不是專門替這一個客人量身定製。也有量身定製的,那價格就更沒邊了,都是宮裏的娘娘們才消受的起。

甚至,為了搶定,貴女們還各顯神通,提前半年繳費的,價格一再高漲的,圖的,都是在人前能驚豔。

有一些無賴的,自己定的料子不好,還會再度專賣,那價格,竟然也能翻出去。

於是,德福祥的生意好的不得了。如果不是好的織女繡娘難找,他們早就廣開大門了。

不過,上回齊瑤去看了後說,一切都未必絕對。

許是總定不到,才能有這些有錢的貴女們趨之若鶩。因此,這織女繡娘,一個個的,都要找那極佳的。給她們的銀子也要大方。這樣,才能一直立足下去。

這個生意開端,還就是齊璋的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