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轉圓法猛獸(1 / 3)

【原文】

轉圓法猛獸①。轉圓者,無窮之計也。無窮者,必有聖人之心,以原不測之智,以不測之智而通心術,而神道混沌為一,以變論萬類,說義無窮。智略計謀,各有形容②,或圓或方、或陰或陽、或吉或凶、事類不同。故聖人懷此之用。轉圓而求其合。故與造化者為始,動作無不包大道,以觀神明之域。天地無極,人事無窮③,各以成其類。見其計謀,必知其吉凶、成敗之所終也。轉圓者,或轉而吉,或轉而凶。聖人以道先知存亡,乃知轉圓而從方。圓者,所以合語;方者,所以錯事④;轉化者,所以觀計謀;接物者,所以觀進退之意。皆見其會。乃為要結,以接其說也。

【注釋】

①轉圓法猛獸:聖人的智慧就像轉動中的圓珠,所以才能操縱自如無所停滯,不過這卻很類似猛獸的動作。轉圓,轉動圓體的器物。

②形容:形象。

③天地無極,人事無窮:天地永遠無邊無際,人間也有無窮的吉凶循環。

④錯事:錯,通“措”。措事,安置事物。

【譯文】

要把智謀運用得像轉動圓球一樣,就要效法猛獸。所謂轉圓,是一種變化無窮的計策。要有無窮的計策,就必須有聖人的胸懷,以施展深不可測的智慧,使用深不可測的智慧來溝通心術,哪怕在神明和天道混為一體之時,也能推測出事物變化的道理,能解釋宇宙無窮無盡的奧秘。不論是智慧韜略還是奇計良謀,都各有各的形式和內容。或是圓略,或是方略,有陰謀、有陽謀、有吉智,有凶智,都因事物的不同而不同。因此聖人憑借這些智謀的運用,轉圓變化以求得與道相合。從創造化育萬事萬物的人開始,各種活動以及行為沒有不和天道相合的,借此也能反映自己的內心世界。天地是廣大無邊的,人事是無窮無盡的,所有這些又各以其特點分成不同的類別。考察其中的計謀,就能知道成敗的結果。所謂轉圓,或轉而吉,或轉而凶。聖人憑借道來預測存亡大事,於是也知道了轉圓是為了就方。所謂圓,就是為了便於語言合轉;所謂方;就是為使事物穩定;所謂轉化,是為了觀察計謀;所謂接物,是考察進退的想法。對這四種辦法要融會貫通,然後歸納出要點以及結論,以發展聖人的學說。

【延伸閱讀】

轉圓就是要效法猛獸撲食,行動迅速,達到以速取勝的目的。快速用兵,就要善於捕捉和創造戰機,讓指揮變得果斷,切忌優柔寡斷,猶豫不決,還要審時度勢,見機行事。

天賜良機往往稍縱即逝,要抓住這些良機,就需要具備果斷的素質。當然,果斷並不等於草率,更不等於魯莽,草率與魯莽往往是那些愚昧無知和粗心大意者的伴生物,而果斷則是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迅速而準確的反應。當機遇來臨時,就必須快速地做出決策,讓決策產生效用,否則,即使再周密的決策也是徒勞無功的。

公元249年春,魏帝曹芳到洛陽城南90裏的高平陵(魏明帝陵)去祭祀,曹爽和其弟中領軍曹羲等人陪同,司馬懿一看時機已到,便迅速部署人馬將洛陽所有的城門關閉,並占領了武器庫,接管了曹爽和曹羲的軍營,又派兵到了洛水的浮橋上(這些都是以皇太後的命令行事的),一切準備就緒之後,司馬懿又寫了一個奏疏給曹芳,曆數了曹爽的罪過,要求罷去他的兵權,不得稽留。

曹爽拿到奏疏後,無疑是一個晴天霹靂,不敢給曹芳看,惶惶然手足無措,不知所為。這時司馬懿又派人前來勸說曹爽早早歸罪,並指著洛水發誓說,這次行動隻免曹爽的官職,其他一切如常,讓他不必多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