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9章:魏國公(2 / 2)

七月十一,拿下居庸關,十六日,攻破懷來,擒殺宋忠等人,兩日後,永平府也歸附。

同月二十七日,懿文帝因憂心大寧軍隊會從鬆亭關偷襲北平,而用反間計使鬆亭關內訌,守將卜萬被判下獄。

這一杖,一打就是三年多,激戰白溝河……奪取濟南…………渡江進京……

懿文四年六月初八,朱棣的部隊駐紮於龍潭郊外,懿文帝震怒,一早便徘徊於大殿間,宣召方孝孺問話。

次日,懿文帝派李景隆等人前往陣營見朱棣,打著談判的旗號,卻處處言語中緊逼朱棣,朱棣自是不會圓了他們的意思,直接讓人把他們趕出了營帳。

懿文帝大怒,卻也無可奈何,翌日又命穀王朱橞、安王朱楹等再次前往談判,最終還是沒有結果。

不日後,朱棣的軍隊抵達金陵。

因有徐增壽作內應,卻不料事跡敗露,被懿文帝親自誅殺於左順門。

守衛金川門的朱橞和李景隆望見朱棣麾蓋,開門迎降。

燕王朱棣進入京城,文武百官紛紛跪迎道旁,在群臣的擁戴下希望他能繼承皇帝位。

然而,意想不到的竟是,朱棣命人將王府中的李墨接回宮,並將朱元璋的遺詔示於文武百官。

朱棣竟是第一個跪拜李墨,視其為新帝的人,緊接著,諸位藩王與文武百官,也跟著紛紛叩拜李墨。

李墨的視線模糊,整個人懵掉了。

懿文四年八月,懿文帝被秘密處死,史書裏記載的卻隻是,先太子朱標病逝,尊上廟號興宗,諡號孝康皇帝,改太子陵為皇陵。

並將懿文帝曾關押的那些真正侍奉過朱標的侍妾、婢女,從地牢裏接了出來,一一封賞。

追封嫡母為敬懿皇後,追封其生母為孝康皇後。追封庶子朱雄英為虞王,諡號為‘懷’,其母虞氏尊為貴太妃。

晉封江都郡主為江都公主,其生母,婢女羅氏尊為賢太嬪……

有些事漸漸的被時間而掩埋。

或許,這世上聰明人太多,他們懂得該如何好好的活下去,所以,忘卻那些真實而可怕的事情曾經發生過,是最好的選擇。

朱允炆也就是李墨,以皇太孫之名繼承大統,以次年為建文元年。

建文元年元月元日,奉天殿內,李墨一步一步的緩慢向前走著,周遭的文武百官跪拜,他看著眼前的龍椅,心裏惶恐不安,站在龍椅前,他不知所措。

四年前,他還是個東躲西藏的悲涼王爺,轉眼間,便已經是太祖皇帝欽封的皇太孫。

更可笑的是,自己竟然在以四皇叔為首的幾位皇叔,與文武百官的擁護之下,一夜之間成了這大明如今的新皇帝。

突然眼角滑過不該有的淚痕,嘴裏嗤笑小聲悲傷的唱著:“萬萬沒想到,節操不見了!萬萬沒想到,世界真奇妙!萬萬沒想到,呦呦……切……克鬧!”

一旁的小蟲子提醒著李墨:“皇上!皇上,吉時已到,登基大典要開始了。”

成為新皇帝,他無力抗拒,轉過臉看去,還能欣慰一笑,已是老太爺眷顧。

半月前,李墨才得知,她的王妃因鬧脾氣當年一氣之下,偷偷跑回了北元,所以這麼多年才一直音訊全無。

直到數日前,氣憤李墨對她不管不顧不去求她回來的美岱,再次回到了大明。

而得知,自己登基後便必須要冊封他最‘討厭’的那位北元公主美岱為自己的皇後時,李墨沒有再抵觸成為皇帝的使命。

隻是李墨並不知道,眼下的這位北元公主美岱,並不是他心裏所想的那位。

登基大典一結束,李墨便狂奔逃回了自己的寢殿。

…………

次日一早,乾清宮的龍榻上,李墨靠在邊上,聽著那些大臣稟報著一些他根本聽不懂,也不想聽的的國家大事。

而這時,孝康皇帝的妾侍,如今的太妃們,緩緩走了進來一一行禮。

一個身材略顯臃腫,身著華服的女人站在那些跪地的大臣身邊。

“新帝因大行皇帝駕崩,心中十分憂傷,眾卿家隨哀家回壽祿宮稟報諸事吧!讓皇上好好休息一下。”

大臣們跪在那,低頭互相看了看彼此後,行禮回道:“是,謹遵懿旨。”

大臣們起了身,站在了一側,等待著跟著貴太妃離開。

而貴太妃臨出門時,還瞥了一眼龍榻上的李墨,可李墨根本沒抬頭看見。

隻覺得瞬間耳根子清淨了,煩心事也終於離開了他的耳朵,他的心情也漸漸平複了。

隨後幾日裏,他從未問過政事,因為他根本不懂如何治理國家、打理朝政,更不想操心這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