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天外玉光(1 / 2)

天地之間,何為桎梏?老子有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穹蒼之下,聖人與庶民所同與螻蟻所同,不破桎梏皆為天地芻狗!故曰乃凡,偏有與天爭命者,欲破桎梏,不為芻狗,必寄心以道,以得脫俗。

亙古穹蒼,夜風習習,混沌黑空裏充滿著永久的傳說,漫天群星閃閃爍爍,耀發出瑩亮的星輝照射在九州大地之上;一輪晴霄皓月,隱跡在天雲風霧間,淡淡的月輝濡染了飛雲,似生在天端的白玉。

如此良辰美妙的景色,月似是嬋娟般嬌美,九州之上,濡詩俊雅之流,想必也會邀那知音數人,尋處花下或是河亭樹下,以皎月為燭,徹談夜霄罷?

忽然,亙古無波的天際閃耀出一片光明,照透星空,如混沌中的光明神袛,駕著滔天神光玉鑾,踏破虛空,劈開蒙蒙混沌的夜空,明如白晝,射穿亙古虛無時空而來。

皓月之輝被湮沒,九州之上傳來了一陣陣驚呼;猛烈的白光閃爍,一片玉光夾著火團在明光中墜落,那是往九州的一處渤海之濱墜落。

玉光以極快的速度墜向海濱,猛烈的白光更加強烈,那些深居九州之上的修煉人士,不得不蒙起眼睛來遮擋明亮的白光,心中忐忑而又充滿驚奇。

某處的一位老地仙,正在山洞中靜靜冥想閉關,那明光如晝射透幽林,老地仙定中醒來,雙眼中充滿不解,欲要真魂出竅察看虛空明光之中那片玉輝,卻驚悚的發現,那白色明光所過之處,真魂仿佛麵對的是金牆鐵板,不得入內半寸,神聖不容抵觸。如果強行施法闖入,又會如浸冰火之內,寒熱無比,往返交替,連真魂神魄都禁受不得。

與此同時,某處仙府之外,雲霧繚繞。

雲中一頭碩大青角毛牛,蹄下禦著滾滾蒸霧飛雲,脊背之上坐著一位仙風道骨的老人。

但見老人身上穿著雲繡青衫,長須冉冉,隨風飄拂,背後夾著兩柄仙劍,一黑一白,神光湛湛欲射。腰裏係著一條黃金帶綁定一枚紫色葫蘆。

神姿逍遙,如仙如鶴。

老人朝白色明光中望去,雙眼刹那幻化出一清一濁之氣,混混濛濛,仿佛要穿越時空看透過去與未來,讓人不可思議。看那滔天玉光許久,隨即眼中清濁消散,恢複如常,老人麵露一笑,似乎是了然。便將手往那牛兒脊背拍去,道了一聲:“青牛兒,咱們走。”

青牛也似是聽得懂老人所言,點點牛頭,將四隻腳蹄一震,哼出“哞——哞”牛叫,朝著西北方踏雲而去。

明光之輝可比日月,所到之處通明如晝,山穀、幽溪,連萬載深淵之地亦出現了光明。

一處河溪,白素流湍,水流甚是急速。

而有一位麻衣老翁頭戴鬥笠,足穿草鞋,卻坐在那激流河中的一處礁石上,安安然然,如處平地,讓人為他擔憂。手中執著一條金竿垂釣。忽然,水上立起一道石門,朵朵香雲飄出,陣陣彩氣氤氳。

門內黑暗無比,好似穿越空間而來,傳出“嘚、嘚、嘚——”響聲,驀然響起一聲老牛的“哞”叫聲,一位青衫老人騎牛而出。

彩氣環繞周身,仙姿鶴妙,道裏逍遙。

麻衣老翁莫名一笑,手下金竿往上一扯,釣來一團五彩光暈,神光流轉,倒是要掙紮而去。然老翁一隻老手卻如牢籠一般,任由五彩光暈掙紮,還是逃脫不了。

釣魚老翁喃喃自語,朝那空中看去,正是明光之處,見到玉輝之中夾著一團火焰正往海濱落去,便言:“此物既是與你有緣,且去隨你。”說完將手一鬆,五彩光暈如蒙大赦,化作神光飛走。

青牛老人與麻衣老翁相視一笑,將手一拍青牛又往古門而去。

而九州之上的一處暗地深淵中,此地身處幽澤之中,終年被瘴氣籠罩,密不透光,淵下極深且黑暗無比,時常有毒蟒巨蛇一類邪毒之物出入。

一個仿佛沉睡了不知多年的聲音,暗暗的傳來:“厄……是我即將重歸人間的日子快到了嗎,厄……我已經在這裏等的夠長時間了,厄……我要重歸——”不知何物的聲音傳來,又幽幽的寂靜下來,仿佛這裏極深之處沉睡著一頭生物,等待著某一天的到來,現在它又徹底的沉寂了下去。

天光雲影,罡風獵獵,海外的一座仙殿碩大無比,屹立在茫茫雲間,浩瀚海光之上,彩氣蒸紜。

殿中玉柱無數,亙古而立,不知是已有經曆幾千幾萬劫,至今玉光猶是澄澈如水。

雕龍畫鳳,一副又一副山海林怪之圖描繪在大殿兩側的玉壁之上,栩栩如生,曆曆在目。更為壯觀的是,這些長圖綿延大殿之上足足有一萬三千六百裏,每一副皆有不同,仿佛刻畫的是一個史冊,訴說著一個時代自另一個時代。

亙古傳承,不朽而永存,曆劫而再生,訴說著種種。

大殿宏偉非常,殿中卻是隻有三人,平添了許多寂寥空曠。

隻見那三人,其中一人是青牛老人,悠然的騎在老牛之上,雙眸清澈卻又似涵納眾生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