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實地查看,更加有力說明了材料上麵的一些數據,同來的基地經理對這塊地也是深感滿意,不缺水,不怕水,就像他說的,播種下去就會有收獲,是塊理想的糧油基地。
看了一會,沿著田壩走了幾塊地,對這裏的土質兩個人心裏都有了數。他問巴鎮長上次說到的幾個人他們是不是住在對麵的村子裏?
在農田的對麵有個村莊。估計這裏的田地都是這些村子裏的。巴鎮長點點頭說:“梁縣長,上次我寫的那個叫周大毛周小兵的兩個人就是這村子裏的,其他幾個在更遠些的那個叫下周村村裏的。要不,咱們都過去看看這兩人?”
“那是自然的,都到了人家門口,肯定得去看看,也是體驗一下農家生活麼。高總,你看,是不是這樣,咱倆就一道過去瞧瞧?”他邀請高副總,也是想讓人家實地看看地方政府所做的工作,叫公司的人能夠徹底放心到這裏來投資。
周家村委支書跟村委主任帶著他們一行人到這兩家走去。一路上,他不斷跟遇見的老百姓問問關於這個土地集中的意見。對土地這種集中耕作的方式,問到的老百姓很多人都是從心眼裏同意,能夠不做事,坐在家裏得到跟做事一樣多的錢,有誰心裏會不高興呢?
也有些人擔心的問,這些土地集中過去後,要是以後自己想要種東西,政府會不會仍舊還給自己?對這種擔心,他解釋,隻要你參與了土地平整,土地願意交給政府統一管理的,就交給政府統一管理,公司承包了,分紅按照土地麵積計算,但是個人確實不願意集中的,也是可以由個人種植,這樣,你也可以從中看到,哪一種方法發算,政府這樣做的目的,終歸一點,就是要給老百姓帶來更多的好處,而不是讓老百姓受到損害。
他在跟老百姓問話,跟在身後的小武就把有關內容速記下來。小武是他到縣政府後華主任安排給他的秘書,也是他願意跟著的一個人。
路過周大毛家,卻隻見大門緊鎖,沒人在家。因為他想到這兩家去看看,隻是有這個想法,但是沒有事先吩咐,村委支書跟村委主任都是臨時聽到他說,才帶他們過來的。問了鄰居才知是到田裏去做事了,估計得吃中飯時,才能看得見。
繼續到另外一個叫周小兵的家,這家人倒有人在。是兩個老頭子跟老太婆。村委主任介紹這是周小兵的父母。周小兵夫婦到外麵打工去了。留下老父母在家裏帶著三個孫子女讀書。
老頭子估計跟他的老爺年紀差不多,身體還好,聽話也能夠聽得清。周大爺聽村委支書說他是縣裏來的梁縣長,很尊敬的稱呼他“梁縣長”,那神色就有了一般老百姓對當官的人的敬畏。
跟老大爺聊了聊家裏的一些情況,比如家裏收入,生活怎樣,他才和聲問:“大爺,我想問你一個事,聽說,當初鎮裏要求集中土地,你家不同意,是不是有這麼一回事?”
“是有這麼一回事,俺家小兵不同意,他說,要是政府給集中了,到時候就怕政府說話不算話,不給回來,俺們還吃什麼?俺說了不會的,可這孩子就是不信。”
“嗯,這很正常,改革,總有旁觀者,隻有他們看見了實實在在的好處,就會相信政府了。小兵這樣想,我們政府能夠理解,大爺,那麼,你那些地,是自己種還是給了別人種啊?我看,光是大爺跟大娘兩個人忙不過來呀。”
“那些地,俺倆老口,肯定是種不過來,這幾年都是給鄰村的閨女種。”老頭實話實說。
“是那種白白的給人家種,還是一年到頭多少給點田租的形式?”他想問個清楚。
“這個俺清楚。小兵跟我嘮叨過這事,土地是給了鄰村的小兵親姐姐,一年到頭,田地裏的收入歸他姐姐家,田裏要交的各種稅收提留等就歸他姐姐交,另外要是收成好,就給兩老人家一些糧油,這些是隨他姐姐自願。”一邊的村委支書插口說。
“這麼說,這一家人的土地給別人種,遠遠抵不上給政府集中的受益了?”他有點沉思的問。這裏麵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政府隻有取信於民,事情才好辦。
見他眉頭擰緊了,一時間就沒有人說話了。高副總感到奇怪問:“這裏麵,做主人的小兵是怎樣說的,這是明眼可以看見的利益,為什麼他不要呢?”
村委支書解釋:“這一家人的情況你們也看見了,家境要說也是一般般,那是因為小兵夫婦都在外麵打工,手裏有錢,不想搞家裏裝修,小兵說了,家裏不缺每年那些分紅的錢,重要的是土地在自己手中,心裏安穩,再者,這田地是給他姐姐種,還有一種感情在裏麵。這麼一來,這工作就不好做了,鎮裏就隻有隨他們自己了。”
“說到底,這還是老百姓對政府信任不信任的問題。”他對身邊的兩個鎮裏的領導說,“所以,我們在做工作的時候,必須得以老百姓的利益為重,隻有多為他們考慮,老百姓才會相信政府,我們今後的工作才會好做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