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例行考察,他的時間不免對巴不凡多用了點。開始照例問了一些組織程序上麵需要問的問題。他話鋒一帶,笑著說:“小巴,想不到你跟我是同一個學校畢業的喲。咱倆都是學農業出身的,說說,你回到這個農業大鎮工作,心裏都有些什麼見解?”
麵對著他這個校友,雖然他還是一副和藹可親的模樣,巴不凡心裏還是有些緊張,兩人相隔著太遠了些,拘謹的說:“梁助理,我是有一個想法,以前跟巴鎮長也提過,隻是,巴鎮長說鑒於目前的條件,在鎮裏難以實行。”
“是麼?我倒是想聽聽看,事情在沒有實行之前,誰都難以斷定這就不是一個好的建議。”他麵帶鼓勵的微笑說。
見他絲毫沒有那種上位者的嚴肅,而是顯得真誠的想傾聽自己的想法,巴不凡也就大著膽子說:“梁助理,大湖鎮是南江唯一具有這麼一大片平坦麵積的水稻、油料作物種植的地方,又是縣裏確立的一個種植基地,可是,這些都是前些年的所具有的,而今,隨著農村外出打工人員的增多,真正在家裏務農的後生可說極少極少,農村家裏基本上都是些老弱婦孺,他們所能管理的都是些家裏必須的吃食,這樣,大多的田地就顧不過來,都荒蕪在那裏。”
“嗯,這點說的有道理。我來的路上,就看到很多地方的土地荒在那,可惜呀,大好的田地,俗話說,荒一年,養三年。這麼多的土地荒了,那要到何年月才能變成良田哪!”他是農村裏長大的,對這些還是很懂,不由發出感歎。
“針對這種現象,我想,能不能采取一種另外的種植模式,老百姓不需要自己動手管理,土地全部集中,統一種植哪一種作物,到年底,老百姓每人隻要按照自己的土地麵積大小得到土地受益就可以。”巴不凡順著自己的思路慢慢說。
“等等,小巴,你是說,把老百姓手裏的土地全部集中起來,由一個人或者幾個人承包,走規模化的種植模式嗎?”他對這種新的方式比一般人的認知還是要快些。到底學過金融知識的人,對經濟這方麵的事情還是了解比較多一點。
“是啊,梁助理,你都知道了?就是這樣子的,老百姓既然自己管理不過來,何不讓出來,由個人集中經營,而且還能每年得到受益,這不是比自己種植更好嗎?”巴不凡像是找到了知音一般興奮的說。
“嗬嗬,不錯,小巴,到底是我的校友,想問題還是有自己的頭腦的。你這種方式在全省是沒人去搞過,但是不代表別的地方沒有,或許這是農村搞活經濟的一條路子也說不定。”他很高興這個年輕人能夠具有自己個人的思想,這對一般的年輕人來說是不容易的,心中有了欣賞,就不自覺用了更加鼓勵的語氣說。
“可是,我把這個想法跟巴鎮長說了之後,巴鎮長說跟其他領導交流時,大部分領導都持反對意見,說,說這是多管閑事,而且肯定是不會成功的。”巴不凡有些沮喪的說。
“肯定不會成功?什麼事情在沒做之前,誰能夠那麼肯定的下斷語?這裏麵你自己想過是有什麼具體的原因嗎?”他想考考對麵這個年輕人。
“巴鎮長這麼跟我說了,我想了幾天,這其中估計跟老百姓的頭腦當中固有的那種觀念有關係。在我們國家,老百姓都認為這土地是命根子。曆朝曆代,隻要手中有了土地,老百姓的生活都會好過,但是,一旦沒了土地,那生活就說不準了。家裏有糧心底不慌,這種思想我們很多人都有。”巴不凡看來對自己想的事情還是很上心的,對這些問題做了一番深度的考慮。
這種想幹事的心裏,他是太能夠理解了。想當初,自己不就是這樣的一種人嗎?年輕氣盛的自己,回到家鄉想的就是要報效家鄉,可是要報效,也得政府給自己一個施展手腳的舞台呀!麵前這個人,好像就是當年的自己的縮影,想要做一番事業,可是,卻沒人給一個機會!這才是一個人麵臨的可悲境地,相比之下,他是何其幸運!
“小巴,現在,你對你的這種想法還有沒有更進一步的補充,或者說,你有沒有一個詳細的方案,如果有,可以給我一份。”他想先仔細了解詳細的*作,再去征詢一下相關方麵的專業人士意見,再做決定,反正一件利國利民的事情,自己不能夠眼睜睜的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