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章 恩義決斷(1 / 3)

證監會的核準通過,紅星集團為此舉行慶祝大會。大功臣池旭理所當然萬眾矚目,可是沒過幾天,為期一年的掛職鍛煉時間已滿,池旭麵臨著要麼留任成為實職副縣長,要麼回去調進新的單位——中央黨校。

中央黨校已經發函同意池旭調進,省黨校通知到了她本人。池旭私下裏跟他說過,來地方掛職完成了南江這件事,算是不虛此行,自己不想在這裏麵混,官場不是自己想待的地方。

說實話,如果池旭能夠待在南江,對自己來說,就是一大幫助,內心自然希望她不要走,可是,從為池旭著想,他就同意池旭所說,不要待在這裏麵,官法如爐,讓池旭保持著她自己的一份獨立塵世的氣質,多好!

池旭告別南江不忘推薦了他繼任,真是舉薦不避嫌疑,每個南江的人都可以看得出他倆關係不一般,還來這一手。這道難題,也丟給了南江的兩位主官。

按說,掛職副縣長離任。地方可以由此推薦一位來接手,當然,也可以不舉薦人來接手。因為,掛職副縣長本就沒有占地方政府的名額,但是,地方不這樣想,既然有位子空出來,自然是能舉薦人上去就舉薦。這種好事是誰都樂意熱心做的。

一個縣裏的正科順利上升為副處,有時候需要一個人奮鬥一輩子,有些人甚至一輩子都難以成長為副處。正科到副處,就是很多從政人一生中最大的一道坎。沒有越過這道坎,就頓了下來,一頓人生就滯留了。一旦越過這道坎,人生就順風順水,路到底會走得多遠就不是個人能夠預料得到的。

他明白這裏麵的道理,更是南江官場裏麵的人都明白的道理。比他心情更加急迫的人大有人在。南江兩位主官感到為難就在這一點。

憑良心講,他要舉薦上去,完全夠資格,本來就是縣長助理,跟副縣長相隔不過半步,要不是年輕,享受副處待遇早就批複了。不過,也正為他年輕,機會今後還有的是,而有些人一旦錯過了此次機會,就可能再沒有第二次機會了。

如果池旭臨走不舉薦他的話,兩位主官或許沒有考慮到他,現在池旭這麼說了,兩位主官就必須得考慮了,池旭不是一般人,現在進了中央黨校,接觸的都是省部級大官,要是一不高興了,跟那些熟識的關係隨便嘮叨一兩句,就夠這兩人吃不了兜著走。

這種為難的工作,就隻有留給他的老師於書記了。於書記心裏也明白這一點,縣裏想用這個名額照顧一下有些老同誌,但是,內心裏,對他要是能夠把握這次機會的想法更甚,把握住了,就是更上一層樓,對今後的進步隻有更好。

於書記心裏不大情願來跟他做工作,他卻已經有人提前跟他做工作了。前來找他的不是別人,就是在龍墩鎮的老領導,也可以說是他工作道路上麵的恩師,是這個人一手把他給領進了從政這條路。

馬書記到縣城擔任城建局一把手已經有一屆多了,成績大家有目共睹,跟皮縣長的關係不用說好得不會比他差,要不然,也不能當這麼多年的城建局局長。

今年的馬書記年紀算算也是老大不小了。按照機構改革的切斷僅僅相隔了那麼幾個月,如果是等到明年的換屆,隻怕是要換下來,這是指馬書記仍然在城建局這個位置上麵不動的話。

如果,馬書記在這次的機會中能夠脫穎而出,那結果就不同了,副縣級的切斷年齡要提高幾歲,也就是說馬書記由此從政的歲月無形中增長了幾年,這種機會比六月大旱天下的通透雨都要及時。

下班時間,馬書記跟他打電話,問他有沒有空一道坐坐?對老領導的邀請,他再有事也絕對會說沒事,忙說地方自己來安排。

在北湖大酒店的88小包間,兩人點了一小盤花生米,兩葷兩素,外加一個精肉絲湯粉,一人麵前擺了瓶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