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點,他有所感受,去年到大隊收稅,這個楊書記對他根本就沒多大尊敬,對他做事也是說一套做一套,沒說服王大用交稅之前,誇口隻要鎮裏能夠把這個王幹部的稅收上來,他楊書記保證給鎮裏把洋湖大隊的稅收利利索索收上去,事後呢?
王幹部的稅全部交清了,連曆年的積欠也交了個七七八八,可說是有了一個最為滿意的局麵,到最後,洋湖大隊的稅收完成依然難以盡如人意,在他承諾的獎勵收稅工作人員跟完成收稅任務出色的大隊集體的名單上麵,兩樣都沒有洋湖大隊的份,這些他自然不會跟楊書記秋後算賬,隻當是說說而已拋在一邊過去了事,可也從中初步了解了這個楊書記為人做事的做派,有些事就不能夠放心讓這個楊書記去做,讓程幹事跟著就不能說沒有出於這個考慮。
楊書記帶隊,那就是猴子稱大王,一切由自己這個領頭人說了算,楊書記在楊家莊親兄弟結成團,人多好辦事,同樣求到門前要照顧的人也是一大堆,也真夠叫楊書記個人挺為難的,攤上梁安邦這個鎮長不是跟一般的鎮長一個樣,人家當鎮長的能不到下麵來盡量就不下來,即便下來了也是蹲在書記家裏打打牌,跟大夥聊聊天說說話,哪有鎮長大人親自出麵帶隊收稅,還說鎮裏幹部下來是幹啥的?就是為大隊幹部做這個堅強後盾的,沒一點花花架子,當真帶人去了王幹部的家裏收稅,一次不行就來二次,全沒半點領導的樣子,還要講啥公正公開公平,大隊幹部不但從中撈不到半點好處,還得事事被要求帶頭做示範,完全不顧大夥這些當大隊幹部的難處。
去年的稅收沒有照顧到需要照顧的利益,楊書記已經是心裏憋了一肚子的氣,偏偏不敢有半點發泄的勇氣,誰知道這個看似和和氣氣的年輕梁鎮長是個咋樣的人,老百姓跟他當麵頂撞是沒聽說過發過啥脾氣,還照樣跟人家有說有笑沒半點計較的樣子,可自己大小是個大隊支書,不是一般的老百姓,人家是領導,直接領導,又跟劉書記關係密切,加上縣官不如現管,要是心裏頭一個不高興,要想給你穿個小鞋那是永遠也別想有出頭的時候。
楊書記不敢撒氣,還隻得積極的跟著他跑上跑下,工作有他在場,老百姓對他上戶表現的是非常熱情,對他推行的這個信用等級歡迎,收稅工作進展就基本上不用上門的工作人員說多少的話,該是多少老百姓老老實實的交清,當麵辦理手續,並且把表格給老百姓親眼過目,讓老百姓交了稅心裏頭放心。
他有事離開,程幹事就半點不在楊書記的眼睛裏,收稅工作照樣進行,但是要做的事情卻遠遠偏離了已經走好的軌道。這一天,楊書記在家需要的照顧的人就著這個機會,都積極的配合上交了稅收,隻是稅收沒有拿一分錢,都是按照大隊幹部的樣,走養殖場上麵的帳,說反正人家都有錢分,早給遲給一個樣,有手續,同樣有信用等級,如果養殖場賬麵上的錢不夠交清稅收,這些需要照顧的人都統一打了個欠條,這本是他製定的政策,對有困難的人一種臨時性措施,這樣做,並不影響納稅人的信用等級,這是因為人家確實盡了力,盡力跟不盡力,這其中的含義肯定不一樣。
這時候,對楊書記需要照顧的這些人,帶隊的楊書記照搬套用,所有人交了稅都給評了個高等級,全然不顧這些人是不是有錢不交清還是沒錢隻好打欠條。這樣做,完全是違背了他做事的準則,程幹事說當時鎮裏幹部就跟楊書記提到了這一點,可是人家楊書記沒理會,還說帶隊的是他楊書記,不是別人,有事俺自然會讓儂們這些鎮裏下來的後盾出麵,這沒事了,無需用儂們這些個牛刀,隻需要俺們這些個小人物來*勞就足夠了,真是氣人,可那些大隊幹部都聽楊書記的,俺們幾個人下去的人都阻止不了這個楊書記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