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當段譽遇見王語嫣 上(1 / 3)

縣裏很快允許成立了北豐公路改造工程指揮部,三個鄉鎮的書記、鄉長為此事走攏商量,推薦劉書記為總指揮,他主動退出這一個職位,說自己年輕,又是剛來對這裏的情況還不大了解,應該選一個對地方情況非常熟悉的人來協調此事,自己願意為大夥跑跑腿,做做事。

這話得到三個鄉鎮六個領導的全體同意,大夥都知道這事是他一力促成的,可是有了好事,誰都想分一杯羹,明擺著這事做好了都會有政績,何必是你一個人獨占一份呢?他也明白這個理,不想在這方麵搶大夥的風頭,有好事大夥都有份,隻有大夥能夠把這事情做好,就是最好的政績,無需自己事事出頭,憑空惹人不樂意。

有他退出,總指揮自然落到劉書記頭上,很明顯,此事是北湖鎮占大頭,需要北湖鎮老百姓配合的方麵太多,另兩個鄉即使再有心想擔當這個職位,隻怕到頭來還是得人家劉書記出麵,冤枉這個時候爭這個虛名沒半點好處,反正公路修好了,所有參與的人員都會有一筆功勞,是個人都會眼睛看著,不可能會被埋沒。

總指揮一職搞定了,副總指揮就好辦了,可以設立多個麼,他副總指揮兼任辦公室主任,明眼人一看就清楚要幹事的是他。這沒辦法,他討到了錢,很多事就得他去跑路,何況前麵他自個也說了,跑跑腿的事情自己願意幹,不會有半點怨言。

不管大夥是如何看他,他隻想做點事,至於是不是幕後英雄還是要台前露臉撈政績,就不是自己所去考慮的事情,或者內心還有一份不想跟劉書記搶風頭的心理,劉書記作為鎮裏的一把手,在很多方麵都是很支持自己的工作,自己應該為人家考慮考慮,能夠讓開的盡量讓開,這也是他不想在這事情方麵擔當總指揮的原因,有這個虛名,還不如做個辦公室主任幹的事情更多。

按照規劃,北豐公路在來鳳鄉到北湖鎮跟落鳳鄉分叉的地方做成三截,來鳳鄉到這個分叉路口,三個鄉都要承擔一部分資金,而到北湖鎮跟落鳳鄉的那兩段路則由北湖鎮跟落鳳鄉自己承擔資金,人家來鳳鄉沒這個義務出錢,不是人家的路段麼,這就是地理位置的先天優越性,誰也沒得說。

三個鄉所需要的集資就斷然不同,資金缺口分下來,北湖鎮所分到的不用想是最多,北湖鎮比落鳳鄉要遠,工程還要複雜,要不是看在他到省城爭取了一大筆資金過來,北湖鎮所要承擔的部分隻會更多,按理說,錢是他到省城去爭取過來的,北湖鎮要說免除這個集資都是應該的,可是人家來鳳鄉跟落鳳鄉的領導不樂意,你是有那個本事,能夠跑到項目,但修路是你北湖鎮最想做的事情,跟這兩個鄉沒有多大關係,人家是配合你北湖鎮做工作的,再要出那麼一大筆錢,誰都不是傻子,鄉裏自個掏錢,那不是叫老百姓罵自個沒本事嗎?擱誰身上都會這樣考慮,提議集資時不得不考慮這些因素,要不這事情還真不好弄,鬧僵了,人家不幹,你也沒轍,隻有采取這個大夥都覺得比較合理的方案。

說老實話,北湖鎮想修路,出點錢也是應該的,不能因為是你梁鎮長討到的錢,就認為是你北湖鎮人們要出的那份錢,那些錢隻能看作是公家的錢,國家支援的項目資金,錢一分不出,平白得條跑馬似地的大路,誰心裏都不平整。集資按照三個鄉議定的款項在今年的稅收過程中一起收繳,修路的錢一旦一定下來,北豐公路的開工日期就可以確定了。

北豐公路開工要舉行一個典禮儀式,這個指揮部商量定下來的事情,做事得有點做事的派頭,得造成一定的影響,這麼大的事情,也應該讓人家看看咱來北落這個在南江縣爺不疼娘不親的鬼地方是有咋樣的大變化。

典禮儀式上報縣委和縣政府都得到了兩家領導的讚成,說你這三個鄉能夠團結一致做點事情不容易,縣委跟縣政府應該要表示支持,陸書記跟皮代縣長都明確表態說到時候有空一定會參加,這也是縣裏積極修路建設的一個典範,不等不靠自力更生想辦法為老百姓辦實事,這樣的精神正是縣裏領導非常喜歡看到的,也是領導們一貫提倡的,期望下麵的人能夠領會的一種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