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修路(下)(2 / 2)

接著說了跟於副廳長的認識,說這個人自己怎能不認識呢?這可是個有著知識分子精神氣度的官員,幸好你跟我來說這事,要是你貿貿然把這個人跟其他當官的人一樣看待,動不動就想送點東西過去,認為這麼做足夠打動人家的心,那樣可就大錯特錯了,事情不但辦不成,反而要惹得人家心裏反感,對你這個人徹底是打入冷宮,今後也沒了有再次接觸的機會。原老師說如果是真想請這個人辦事,得對準人家的喜好,以於的為人來看,為官這麼多年,還是比較清廉的官員,和於打交道,其實你不必花多大的心思,這個人不是那種有很多花花腸子的官員,以你的事情來看,還是較為符合這個人為人做事的風格,為老百姓做事,在於這個人看來應該是可以獲得通過的。

從原老師這裏得到的信息基本跟秦凱所說的差不多,他心中已經有了底。通過原老師的邀約,他跟於副廳長在省城的桃源居吃了一頓中飯,算是有了認識,席上並沒有提起修路的事情,隻是純粹介紹認識。

沒想到,這兩個人竟然有相似之處,席間談起來甚是相歡,都有股學者風度,他不時插進自己的見解,倒讓於副廳長對他的看法變了許多,竟和原老師初次在課堂上問他一樣,問他真的是從鄉鎮下麵來的?那意思很明顯,一個鄉鎮幹部,咋會有這樣深刻的思想和見地,更可貴的是文學水平明顯不低。聽他說是省農學院畢業的,於副廳長“哦”了一聲,記住了這個人,不時也跟他談幾句,他要的就是這種印象,初步能夠使於副廳長在腦子裏留下自己的形象,這個目的可說是很成功的做到了。

餘下的一步一步來,之後,他來到來鳳鄉的一個老書法家家裏,以家鄉人民的心情請求老書法家為自己寫了一副陸遊的《卜算子?詠梅》詞,用卷軸裝裱好了,才拿著進了於副廳長的家門。隔了幾天,於副廳長對他還是有印象的,對他的來訪,雖沒有那般熱情,卻也沒有拒之門外,兩人聊了會,他拿出老書法家寫的字,說是請於副廳長指教指教。這一招,於副廳長果然很感興趣,帶他到書房,和他討論起了書法,一席話談下來,兩人的距離明顯近了。於副廳長主動問他到省城幹啥來了。

一般鄉鎮的一把手要是沒事,不可能隨隨便便離開工作崗位,這個時候,他才把自己到省城的來意講了出來,著重說了修路過程中間遇到的資金問題,若是省交通廳能夠給個項目,這事就好辦了。於副廳長認真的看著他,收起了笑容說:“好你個小梁,噢,原來你跟我接近就是想為了這個項目的事情。啊?”

這個情形可不大對頭,他又想不起是哪一點不對頭,有些無措,但又不得不說,隻好硬著頭皮說自己當初跟於副廳長接近的目的,確實是想解決修路立項的事情,可是跟於副廳長真正走近了,了解了,發現於副廳長並不是那種需要自己抱有啥目的去走後門的人,隻要是真的符合國家利益的事情,於副廳長並不會看人辦事。說這一番話,他是有絕大部分是真誠的發自內心,說實話,一個廳級幹部能夠做到這樣,真的不易,身在官場,要想潔身自好是多麼的為難!

於副廳長笑嗬嗬的說:“好,好,你小梁這番話還是有幾分了解我這個人的,看在這一點上麵,我就不追究你是不是有啥目的來接近我了,至於你的那個事情,我看,明天你就送到交通廳去,讓規劃處先立項吧。”要的就是這句話,但是,他沒有表現多少的高興,隻是代表家鄉的老百姓,感謝於副廳長給北湖鎮的三萬多老百姓辦了件大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