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沒有對對方的輕視表示出分毫的憤怒,倒把才坐下的程衛國弄了個措手不及,在一般人的印象裏,隻有領導才可以看不起老百姓,哪會有老百姓不理睬領導的示好,這個梁鎮長還真有一套,嗯,是不是真大度還是裝樣子,總有露出來的時候,程衛國心裏想著,臉上平靜的說:“那麼,今天,梁鎮長來了,感覺咋樣呢?”
“不咋樣,說實話,實在不咋樣。”
這話一出,立馬引起一陣騷動,在場的都是程家後代,這樣說,不是罵他們嗎?有人馬上想張口大罵,程衛國一擺手,製止了騷動,冷了臉問:“能不能請梁鎮長,就此說個明白呢?”
那話是那麼說,可臉上的意思卻是在說今天你不說清楚,別怪人家不客氣。他沒有絲毫感到氣氛的變化,這是在他的地盤,沒啥好怕,微微一笑:“俺剛才已經說了,程老將軍是忠君愛國,各位呢,做到了哪一點?自己想想,好像除了會考慮自個小家的利益,沒做過別的啥事吧?”
一時,全場安靜。
良久,一向以程咬金後代自稱的程衛國以不無嘲諷的語氣對他說:“這麼說,儂梁鎮長,做到了這一點,舍小家顧大家叻?俺們在場的這些人,都隻會打自個的小九九。”
在他一邊的程幹事,這時接過這話:“梁鎮長是從龍墩鎮調過來的,在龍墩鎮梁鎮長他???????”
話還沒說完,有人厲聲打斷程幹事:“住嘴!儂當這是在鎮裏哪,為儂個鎮長唱讚歌,也不睜開眼瞧瞧,這兒有儂說話的份嗎?”
這時的程衛國揮揮手,對那個阻止程幹事說話的人道:“不,就讓他說下去,俺也想聽聽這個年紀輕輕的梁鎮長是個咋樣的人,人家在政府裏做事,比俺們都了解得多些。”
程幹事接著說了所知道的梁安邦帶領大家搞養殖致富,分紅所得三十萬分文未得全部交給協會做基金使用的事情。他靜靜地坐在一邊,聽程幹事說完,見大家都看著自己,依舊微微笑著說:“其實也沒啥,俺賺的錢並不少,分紅本就是大夥強行要給俺的,不是俺個人所得,如果大夥都能夠生活過得好,那才是俺真正帶領他們搞養殖的目的。”
程衛國這時沒有說話,似乎在深思,今天發生的一切,老大沒有說話,程書記才有空把今天梁安邦叫大家來的意思說了出來:一是摸清大家為啥要到北湖水庫去捕撈,要知道這樣做,是雙方都沒有好處;二是北湖農場馬上要改製,作為場長,他想和大家商量一個共同致富的道路,不知大家意下如何。
這兩條,對大夥的觸動都很大,紛紛說要不是農場隻顧自個紅火,不管俺們老百姓難過,俺們也不想那樣蠻幹,誰不想過好日子,過太平日子?要是儂梁鎮長能夠帶領大夥搞養殖,帶領俺們都過上好日子,誰還會去跟農場過不去?
這些說的都有道理,他也是想到了這些,才采用和北湖鎮的老百姓一道發展的法子,解決這種難以破解的問題,隻有老百姓都能夠口袋裏有錢,到那時,誰還會為了點錢甘願去冒險,難道他們會不知道這樣做是違法的?隻是那時候是大家都齊著心幹,加上法不責眾,沒辦法抓哪一個為頭的人,又加上政府沒有真正動手抓過這事,一直都是農場自個了結。
但是,在場的人,包括程幹事比較了解他的人,都隻是聽說過他在龍墩鎮搞養殖的事情,誰也沒有親眼看見,龍墩鎮的養殖是不是成功,自己在那裏到底是咋樣幹的,對自己做事還是沒有信心,在這個時候有必要趁熱打鐵,用方法加固他們的信心,便大聲的對大夥說:“在座的鄉親們,請聽俺再說一句,”
眾人見他開口,不知為何,一時間都安靜下來,剛才來時的對立情緒,這會兒暫時沒了,見大家靜下來聽自己說,他才接下去:“剛才程幹事說了,俺在龍墩鎮搞養殖的事情,俺以為,這事眼見為實,俺有個建議,大家看可行不可行,北湖鎮到龍墩鎮,坐船要不了幾個小時,如果大夥願意去看看,俺可以陪同前去,或者坐車也可以,一句話,隻要大夥願意到那裏去看看,了解情況,知道龍墩鎮是咋樣發展起來的,到時候俺們這裏也可以借鑒人家發展的經驗,在這裏俺是儂們的父母官,到龍墩又是儂們的地主,兩頭都是要做主人的,花費也是應該。”
這提議還有啥好說的,擺明就是請他們去參觀,去取經,學了經驗好讓自己也發家致富,生活過好,誰不願意?程咬金的後代再橫,不講理,這大道理卻是非常懂得,在場的眾人都躍躍欲試,恨不得跑去對麵的龍墩鎮看個真假,程衛國更是不會反對這樣的好事,隻是摸不透這個年輕的鎮長到底是啥心思,這樣的領導少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