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小聚(2 / 3)

這是一種試行,如果能夠廣泛推廣,將來肯定能夠最大程度的讓老百姓走上致富之路,這種方式當然不能在全鎮進行,誰能預料後麵的發展怎樣,一有風險誰都承擔不了,而他在這方麵比任何人都要堅實得多,不會因這些人的擔保而陷入貧窮,隻是要讓老百姓相信不是一時三刻的事情,養豬畢竟有成群發瘟而死亡的先例,碰上這種情況那是想哭都找不到哭處,即使如此,南湖大隊的生豬養殖絕對地比任何一個大隊都要多得多。

做好開春的養殖工作,他帶著滿心的歡悅上了省城。三月底,馬書記之前私下裏告訴他的新年自己將要上升的消息實現了,馬書記因為在龍墩鎮工作的出色表現,財政上去了,電話任務完成得全縣最好,順利升到縣裏城建局當一把手,城建局是縣裏吃香的一個部門,縣城幾年來都在圍繞城市建設搞規劃,局長的地位自然是水漲船高。

馬書記臨走也沒忘記他的功勞,向縣裏推薦了他進黨委,級別沒提,可在鎮裏的地位提高了,有權參加鎮裏的每一個會議,更主要的是擁有在鎮黨委會議上的一票,而且作為身兼黨委副鎮長的他要提拔更是首要對象。

任命隨著馬書記到城建局報到前腳後腳下達,這時候,流星茹上次來采訪的記者朋友適時的為他寫了一篇通訊發表在《江洲日報》的人物專欄,題目是《頭雁的效應——記龍墩鎮致富帶頭人梁安邦》,把他參加工作幾年來的經曆一一寫出來,對頭這兩年裏帶領大家搞養殖給與了高度評價,其中有一句話他很合意,就是“梁安邦副鎮長是一位真正為人民做事的幹部,是一位真心為老百姓著想的幹部,在我們這個國家改革開放全麵發展的時代,需要的正是這樣的好幹部,也更希望我們的國家出現這樣情為民所係、心為民所想的幹部”,情為民所係心為民所想這句話也許連寫這篇報道的記者都沒想到,若幹年之後竟會出現在國家領導人的口中,並且成為了一代執政人的口號。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篇在市級報紙發表的報道對他這次的提拔應該不無關係,有了影響才能引起上麵人的注意,有人注意你了,不想提拔也難。這是流星茹勸他接受記者采訪時跟他說的話,完全是為了他好。

對流星茹他有時實在不知道該怎樣對待,按常理流星茹知道了他跟夏蘭芝之間的事後兩人應該疏遠一點,可是相反,不但沒有疏遠反而和夏蘭芝也成了合夥人,而且兩個女人在一起親熱得讓他有時都誤會兩人是不是天生的姐妹。要說相貌,流星茹絲毫不差於夏蘭芝,隻是一個豐滿,一個高挑顯得瘦削,都是百裏挑一走在街上回頭率百分百高的美女,隻是他的心思全放在夏蘭芝是身上,暫時沒有地方容納得下另外一個女人,連池旭老師那樣的絕色他也隻是抱著欣賞的心態,不敢抱有絲毫的褻瀆之意,當然那裏麵也有他的一份自知之明,畢竟兩個人之間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小。

對流星茹在洪老師跟他倆做介紹時就明確表態兩人隻希望做好朋友,不希望再進一步發展,流星茹知道這一回事對他的態度依然不變,讓他對她的認識更加重了一層,而為他找記者更是為他的前途發展助力,沒有半分帶有私心,讓他在尊重中更是添了歉疚,人家如此對自己,可自己卻絲毫不能給人家回報,讓他堂堂的七尺男子漢怎能不汗顏呢?

可事實上就是這樣,麵對流星茹他還真沒辦法去回報,無論哪一方麵人家都比自己要耀眼得多,不需要自己去為她做什麼,他隻能把這分心意暗藏在內心,更加看重與她的友誼。

坐著去年開始出現的快艇,不到中午時分就到了省城。聞達叫了輛車來接他。聞達對他說聽說他要到省城來買股票,大家都對他超出不一般的感興趣,都在思量他去年到底賺了多少。又感歎自己說雖在省城可遠遠比不上他在鄉下日子的滋潤,到底天高皇帝遠發財輕易。

梁安邦笑著罵了一句鬼話,叫儂到鄉下去時又要哭喪著個臉呢,說他發財是靠著自己的準確的投資和過人的智慧,純粹是吃智慧飯,可沒儂說的那種運氣更不是所謂的輕易,風光背後有大風險呐。

這當然有點調侃的味道,聞達故意酸酸的說“喲,發了,就跟師兄打起腔腔來了,好啊,今天的中飯就歸你請了,誰叫咱哥們都是窮光蛋呢,沒辦法啊。”

他揶揄道:“你還叫窮啊,開輛小車來接我,這不是誠心氣人麼。”兩人說著,不覺到了聞達約定的君悅酒店。聞達泊好車,一邊走一邊對他說:“今天給你介紹一位新朋友,我高中同學秦凱,在省政府辦公廳工作,級別麼跟咱差不多,對你今後發展可能有好處。”

他很感激真誠的說:“多謝師兄了,難得你考慮這樣周到。”聞達無所謂擺擺手說:“不能這樣說,師弟,師兄相信你,憑你的能力肯定不隻今天的這點成就,將來是一定會有一番大作為,能夠幫幫你是師兄的心意,再說沒你跟我說的那建議,哪有今天師兄這樣的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