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華燈初上。
鎮國將軍府四處張燈結彩,大紅的喜字隨處可見,一水的燈籠蜿蜒而去,引得周邊的小童紛紛湊上前去找門童討糖吃。
不知底細的人,倒是讚一聲好大的氣派,知道底細的人卻是低歎一聲:“這鎮國將軍府,大不如前咯!”
鎮國將軍府,一門三豪傑!
老國公衛炳天追隨聖祖皇帝打下趙家萬裏山河,後來趙國連年征戰,亦是靠著衛老國公家的父子兵,才讓趙國在亂世中雄踞一方,爭的喘息的時間。
趙國興,衛老將軍被封為鎮國公,位列超品,按理說應該子子孫孫興盛下去。
可事實不然,衛老將軍嫡長子和嫡次子都遺傳了老將軍軍事天賦,卻都馬革裹屍,戰死沙場,如今僅剩一個老幺,也是,哎…。
人群中的竊竊私語,隻剩一句歎息——這鎮國公府如今看著還門庭興盛,但是等老國公一去,估計也就是表麵風光了吧!
不管眾人心中是何想法,今晚的鎮國公府裏的人還都是言笑晏晏,一片喜氣。
“老國公,恭喜恭喜,祝令郎早日開枝散葉,國公府子息綿長!”笑聲洪亮的季小將軍拱手到,同時命小廝將禮物送了進去。
衛老國麵帶笑意得收下這份祝賀,將人請了進去。
“老國公,今日有幸,喝上令郎的喜酒,月圓人更圓,哈哈!”張尚書為人圓滑,說話更圓滑。
“老國公……”
一聲聲祝賀過來,大家都知道,衛老國公家在這中秋夜圓之夜要娶兒媳婦了,或是真情,或是假意,免不了都是要來一遭的。
明明是在這大好時節,衛老國公夫婦兩的笑容後卻都有帶著一絲勉強。
賓客紛紛落座,看看吉時也快到了,老國公的夫人崔氏強壓住心中的不快,快步走到後院,招來管事嬤嬤,剛剛還滿麵笑容的臉上露出了焦急的神色:“新娘子怎麼樣了?還能不能起來拜堂?!”
管事嬤嬤壓低聲音湊到崔氏耳邊道:“已經叫燕娘把她弄醒了,一會兒蓋著紅蓋頭,有燕娘攙扶著,大家隻道新娘子弱柳扶風,哪裏會往別的方麵去想?我的好太太,今日可別擔心了,老奴一定把事情弄得妥妥的,咱們國公府可不能再…。”
可不能再出一點點意外了!已經是整個京都的笑柄了,難道還要再給人家添一道茶餘飯後的談資嗎?!
崔氏跟隨丈夫行軍打仗多年,身上也染出了一點殺伐果決的味道:“今日無論如何都不能再出任何岔子了!燕娘那邊你仔細叮囑一番,今日一定要把這堂給我順順利利得拜過去!若實在不行,就給她喂些軟經散,讓她安分些,到時候扶著人拜堂就是。”
已到中年的崔氏因為早年辛苦,保養得並不如京都中貴婦一般,反而略顯老態,此時更是有些疲憊道:“少爺那邊你也再教導幾遍,千萬別,再鬧了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