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見劉秀尚能說話,頓時大喜,立刻護著劉秀策馬便向西北方向奔去。
鐵頭、魯青與一幹高手相護,對於追近的赤眉軍戰士以天機弩射殺。
謝祿、楊音雖然自恃武功高強,但是想到對方更有歸鴻跡與遲守信這般不世高手,也不敢單獨追趕,而等這些大軍共追,如此一來又怎快得過劉秀這小股騎兵?
秦複見劉秀竟被歸鴻跡救走,不由得大惱,但是他傷勢極重,根本無法追趕,隻好由人護送趕回大營。而令他最惱的卻是連玉璽符令也被劉秀奪去,在這種情況下,他惟願能憑借大軍的優勢留住劉秀等人,否則將來隻怕會再敗一次。
“嗚……嗚……”
在驪山附近有大批赤眉軍,事實上,在關中的這片地域,多是赤眉軍的領地,因此隻要相呼應,必能對劉秀諸人形成合圍之勢,所以謝祿率軍在其後緊追不舍。
追了近十裏地,謝祿諸人剛過驪山西穀,便聽得一陣怒吼,一陣人馬橫裏殺出。
箭矢橫飛之下,頓時殺得赤眉追兵七零八落,而對方的為首者竟正是劉秀軍中的大司徒鄧禹。
劉秀大軍以有心算無心,謝祿與楊音也殺蒙了,急忙退出西穀。
鄧禹並不追趕,殺退赤眉軍後又迅速追在劉秀諸人之後朝黃河方向趕去。
謝祿再整大軍追趕之時,鄧禹與劉秀早已沒有了蹤影,當其追至黃河之畔時,惟有浩渺河水滾滾而去,在河麵之上幾艘大船已杳杳渡河而去。
河岸之上隻留下一片零亂的蹄印與腳印!
“劉秀——我不會放過你的……”謝祿幾乎氣瘋了,不由張口對著黃河的怒濤狂喊,但卻無人應聲。
誰都知道,他們將永遠失去擊殺劉秀的機會,而劉秀也將成為他們永遠也做不到頭的噩夢。
沒有人敢想象劉秀那驚天地、泣鬼神的武功,會對赤眉軍造成多大的威脅。
十日之後,劉秀趕回梟城,而此時洛陽朱鮪獻城而降。
劉秀帶傷上朝,拜朱鮪為平狄將軍,封扶溝侯,並決定定都洛陽。
建武元年十月,劉秀定都洛陽,因洛陽城在西漢都城長安之東,又稱東都,是以史稱東漢,而劉秀則稱為漢世祖光武皇帝。龍人作品集後記後記
薑萬寶西域之行雖救出藏宮,卻身中王母門劇毒而亡,後藏宮找回皇子,一生為劉秀所重用,成為東漢開國功臣名將之一。
小刀六因煩於朝事而棄政從商,謝絕劉秀之封賞,而成東漢一代巨賈,更為後來南匈奴降漢作出了極大的貢獻,娶任光之妹任靈為妻,帶著昔日宛城眾兄弟叱吒江湖數十年,其飆風騎更是縱橫大漠,名動塞外,也成數百年來惟一一位縱橫塞內外的商界巨頭。後於明帝當政之時得罪朝廷,這才移居漠外,終老於漠外未再返中原。
長安城內宮中的假劉玄在劉玄逃出長安五日後投降,後被負氣的謝祿派人勒死。那次驪山之戰後,秦複傷重半年才愈,但功力大打折扣。
在赤眉軍占領長安之後,卻又重蹈更始覆轍,將領們忙於論功行賞,無紀律約束的兵士則經常在長安內外搶劫財物,欺淩居民,已對更始政權失望的百姓再一次失望,他們紛紛組織起來,築壁自保,隻知破壞不知建設的百萬赤眉大軍很快耗盡了長安中的糧草。已養成流寇作風的赤眉軍,以為不能給他們衣食的長安城,對他們已無意義,於是放火燒了宮殿,大肆劫掠一番後出城西向,重新踏上了流動作戰的道路。他們無目的地在陝、甘、寧、豫一帶轉徙求食,爭戰中,一場大雪凍死了很多士兵,迫使他們重返長安。在郊外,他們挖掘了西漢帝王的陵墓,把其中的寶物劫搶一空,但從此赤眉軍戰鬥力逐漸削減。公元27年,劉秀派征西大將軍馮異出征,大敗赤眉軍。當十數萬疲憊不堪的敗兵在宜陽遇到正嚴陣以待的劉秀大軍時,等待他們的惟有繳械投降的份兒。
赤眉軍從公元18年起義,到公元27年被劉秀鎮壓,走過了九年悲壯的曆程,其足跡遍布半個中國,在流動作戰中給了封建統治者以沉重的打擊。他們和綠林等農民軍以血和火埋葬了舊的封建皇朝,也以血和火為新的封建皇朝開辟了基業,而這些起義軍自身卻在新皇朝的奠禮上成了祭壇的犧牲者。
……
天魔門因秦複在公元27年再次約戰劉秀身受重傷經脈寸斷,門中各大高手因爭權自相殘殺,使天魔門四分五裂,而所剩高手又怕劉秀報複便潛隱於江湖各處,百餘年中仍未能恢複元氣,更無傑出人才出現江湖。直到東漢末年才再次統一於一個絕世奇才之手,此乃後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