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2 / 2)

鄧曄想了想,直言道:“臣以為,目前我們除了固守堅城之外,在京城之中並無人真的可以在平原征戰中勝過赤眉軍!”

“你是說我軍中無人?”劉玄並不生氣,很淡然地反問道。

“不!我朝兵多將廣,隻可惜都分散得太遠,諸如漢中王便是足可拒赤眉之人,但卻要平王匡之亂,而鄭王又遠在南陽,大司馬卻在固守洛陽,否則,赤眉焉能張狂!”鄧曄環顧四麵,直言不諱地道。

盡管殿中諸將多有微詞,卻也不敢與漢中王、鄭王和朱鮪相比。

“這便是你要固守長安的理由嗎?”劉玄反問道。

“這隻是其一!”鄧曄又道。

“那何為其二?”劉玄問道。

“其二則是我們可以集中兵力,保存實力,以待外援趕到,全力一擊!而固守長安還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可以持久地將赤眉軍拖到冬天!赤眉軍皆是來自東方,而且其裝備不全,兵馬雖多,卻多是農民,並無禦寒之物,若是到了冬天,這西北的苦寒必讓赤眉難以承受,其鬥誌和戰力定然大損,而且隻要我們調來關中的糧草,相信固守長安一年兩年都沒問題,此城中水源充足,而赤眉軍即使奪得關中,也僅是空城幾座,沒有糧草,其勢必難以長駐。若是我們能再支持半年,在饑寒之中,赤眉軍又能有何作為?而我軍則是養精蓄銳,到時必能一擊成功!”鄧曄分析道。

“鄧將軍所言果然是好計!”謝躬也不由得讚道。

劉玄神色頓緩,不無讚賞地道:“鄧愛卿此話正說中了朕的心事!赤眉軍隻是勞師遠征,近日之所以軍心振奮,皆因連勝數仗!若是我軍憑城而守,其數月不能攻下,必銳氣大減,軍心思歸,屆時自然是不攻自潰!”

“皇上聖明,智比天人!”趙萌趁機道。

“趙卿家不用讚朕,多去想點如何準備守城之器吧。”劉玄不冷不熱地道。

“是!是!皇上教訓得是!”趙萌忙道。

鄧曄顯出一絲鄙夷之色!對於這個昔日極受劉玄之寵的人,鄧曄並不怎麼看好,皆因其隻懂權術搬弄是非。

“哼,廖湛幾人真是蠢,居然想朕棄長安而流動作戰,可惜呀可惜!”劉玄不由得歎了口氣。

殿中眾臣不由得愕然,劉玄居然為幾個叛臣而叫可惜,確使他們感到意外,卻不敢插嘴多說話。

劉玄又歎了口氣道:“如果不是他們膽敢叛朕而去,朕又何必守於長安?”頓了頓,旋又道:“好了,關中運糧之事,便由尚書令去辦吧,絕不可有失!退朝!”

“微臣明白!”謝躬應了聲道。

大漠風沙極烈,劉秀還是第一次嚐過這種大漠風沙的滋味,不過也真是別有一番風味。

大漠,對劉秀來說,確實是陌生的,但卻並不讓他感到憂慮。無論置身何處,他都不會真的擔憂。

當然,劉秀不急,但他身邊的親衛卻一點都不敢稍有鬆懈,畢竟此刻劉秀的身份已不同於往日。

對於大漠,劉秀不熟悉,但小刀六熟悉!那五百飆風騎更是有許多人對大漠熟得不能再熟了。

這次劉秀選擇走大漠前往西域,本就是想避開中原的許多勢力,直抵姑藏。

這些年來,西域王母門不斷向中原發展,也不斷地由樓蘭諸國的發展向長安靠近,而且在西部各地都有相關的組織,所以王母門在西域的影響極大。

劉秀此行並不全是為了赴西域王母門,更重要的卻是要出使西域,親會大漠和西域的匈奴諸部。

對於來自西域的支援,劉秀的體會倒也深刻,若不是呼邪單於的匈奴馬和鮮卑的三河馬,他的騎兵又怎可能縱橫河北而沒有敵手?而與匈奴之間的修好也是極為重要的。

“前麵是胡屠族的地盤,再往北便可以至龍城,向西則是涿邪山。”黑鷹一組的組長格朗上前稟報道。

“既然到了這裏,就去胡屠族補充一些食物和水吧。”劉秀想了想道。

“我們這麼多人一起去,隻怕會讓他們以為我們是馬賊。”小刀六笑道。

“哦,我們不過二十人而已,很多嗎?”劉秀訝然反問。

“看,我們一個個都這麼剽悍,二十個可不簡單呀!”小刀六又笑道。

劉秀不由得笑罵了一聲,打馬便向正前方奔去。

胡屠族,乃是活動於燕然山與涿邪山一帶的遊牧部落,其屬匈奴所統,部落不大,但男女老幼皆學騎射,民風極為強悍,可算是匈奴支係中的一個極為出名的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