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六章(1 / 2)

如果他真是武皇劉正的弟子,自然不會有人再懷疑劉秀的武功,任何江湖人物都會相信,昔日武皇天下無敵,其弟子也必是世上難有敵手。

一個武功超絕、智慧超群、用兵若神的年輕人,許多人都會驚羨。

湖陽世家也在後悔,昔日為何要讓白玉蘭嫁給王賢應,為什麼不是那個並不起眼,卻很有個性的林渺,那樣,也不會讓白玉蘭痛苦不堪,也不會與劉秀成為敵人。

當然,此刻湖陽世家與劉秀並不是仇人,這是因為白善麟和白善喜,至少,此刻雙方是合作的關係。不過,要說白善麟沒有悔意,那也是不現實的,畢竟,如果王郎與林渺的戰爭以林渺獲勝的話,白玉蘭注定也會成為悲劇。

白玉蘭的犧牲,確實是讓人心痛的!不過,白善麟終於找出了王翰。

王翰,這是湖陽世家找尋了數十年的人,因此,白善麟又可以返回湖陽世家了。

劉玄遷都長安,在百官的迎接之下於十一月十八日抵達長安。

長安百姓相迎十裏,隻為歡迎新君的到來,因為劉玄給他們帶來了希望,帶來了太平的契機。

戰亂早已讓世人厭倦了,也讓天下的百姓深受其害,而綠林軍在攻下宛城後在南陽施行了一係列減免苛稅的利民政策,這才是百姓擁戴綠林軍的原因之一。

而劉玄正式遷都長安,也便真正確立了其大漢天子的名分。

劉玄定都長安,立刻大封宗室和功臣,封李軼為舞陰王,田立為廩丘王,朱鮪為大司馬,王鳳為三輔王,王匡為護國大將軍,申屠建諸人皆封侯,同時劉玄更大赦天下。

而在此時,洛陽傳來消息稱,樊崇諸赤眉軍將領逃離了洛陽。

洛陽守將派去追趕的人皆為樊崇所殺,而且樊崇更返回濮陽赤眉軍中,情況可能會有些不太妙。

劉玄也吃了一驚,樊崇果然逃了!

“萬歲,我看樊崇必會起兵造反,我們不能不防啊!”王常上前稟道。

劉玄打量了王常一眼,他對這位愛將確實是打心底喜歡,不由得問道:“大將軍認為該怎麼辦?”

“防患於未然,我們必須守住赤眉軍西進之路,再逐漸分化他們!若想破赤眉,恐非一日兩日之功,還得從長計議。”王常肅然道。

“好!朕就派舞陰王李軼、廩丘王田立、大司馬朱鮪、白虎公陳僑率三十萬大軍,與河南太守武勃共同鎮守洛陽,伺機破赤眉!”劉玄悠然道。

“臣等聽令!”李軼、田立、朱鮪、陳僑大喜,立刻上前領命,他們怎不知道洛陽地富,油水豐厚,而且又遠離京城,所有的一切都是他們說了算,想怎麼做就怎麼做,這怎麼不讓他們歡喜?

朝中諸將也似都有羨慕之意,但卻沒人敢與這幾人爭功,要知這幾人乃是綠林軍中昔日最早的開國功臣。

“大將軍王常聽封!”劉玄又呼了聲。

“臣王常在!”

“朕封你為鄧王,食邑八縣,賜姓劉,於明日立刻起身前往宛城,行南陽太守之職,朕賞你金牌一麵,可先斬後奏,擁賞罰大權!”劉玄悠然道。

“臣王常謝主隆恩!”王常大喜。

殿中眾臣無不驚羨,有些人甚至議論起來了,要知道,李軼雖封舞陰王,但他與其他幾人共事洛陽,並未賜國姓,可是王常卻被賜八縣之地,還被賜劉姓,封鄧王後更有賞罰生殺大權,也便是說整個南陽都成了王常的,這是何等榮耀和恩寵?

王鳳和王匡、陳牧諸人有些眼紅,不過他們素知王常為人,更明白王常的能力,綠林軍若沒有王常,隻怕早在湖陽之時就被遷滅了,王常可以說是他們的救命恩人,更是整個更始天下最不能缺的人。

“鄧王此去南陽,一來震懾南方,二來協防赤眉軍西進,更要造福南陽百姓,此任甚重,鄧王莫要辜負了朕對你的期望!”劉玄突然間竟顯得有些語重心長地道。

“萬歲請放心,臣必竭盡所能!”王常懇然道。

“好,若無他事,便退朝吧!”劉玄打了個嗬欠揮揮手道。

公元24年終(更始二年),赤眉軍在樊崇的重整之下,分為兩部西進中原。

一部由樊崇與逄安率領,攻擊長社,南擊宛城。

另一部由徐宣、謝祿、楊音指揮,攻陷陽翟,轉兵梁地,擊殺了河南太守武勃。

王常為樊崇大軍所逼,死守宛城,洛陽無救援之兵,樊崇攻城數日不下,惟有作罷,進而謝祿、楊音兩道並進,西向攻打長安。

而與此同時,各地王侯不理政事,掌權後不思造福百姓,卻恣意胡作非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