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 忘不了的容顏(一)(1 / 2)

“夫天地萬物皆自成係統,而吾以為人體亦是如此,人體內有陰陽,陰為精神,陽為內力,絕脈之體存陰缺陽,然吾所創功法,則是引陽入體,陰陽結合,絕脈亦可成神。功法凶險,望後世修煉之人謹之慎之...”

王坤細細看去,雖然語言頗有晦澀之處,但好歹是受過高等教育,學過文言文的角色,看起來並不困難,訣中所言大約分為幾層意思:一,絕脈丹田之內不可儲存太多內力,所以諸葛孔明發明了引氣入體之法,臨戰之時再吸收五行之力化為內力,精神力越高,吸收外界五行之力速度越快,對戰之時更能如魚得水;二,人體自成係統,他以奇門遁甲之術將人體分為八門,開門、休門、生門、傷門、杜門、景門、驚門、死門,又將八門冠以五行之分,開,休,生三門為土,傷門為金,杜門為火,景門為水,驚門為木,死門則是言之不詳,隻提到了一點:死門開,萬物皆休!土為己身,包容萬物,乃八門之基礎;金為白虎,戰鬥力得以大幅度提升;火為朱雀,飛天入地,化為可能;水為玄武,修複肉體,減少創傷;木為青龍,汪洋恣肆,浩浩蕩蕩!

王坤心中喟歎,果然是傲視古今的人才,諸葛亮精通歧黃之術,連發明的功法也是如此,看到這王坤心中也有幾分明了,前三門乃是基礎,傷門則是提升自己戰鬥力,修煉到杜門應該就能飛了,好比輕功一樣;而杜門一開,則能減少修煉此功法帶來的凶險,提升持續戰鬥力;驚門則應該是群體攻擊了,汪洋恣肆,一想到一大批敵人倒下,王坤就熱血沸騰;而那連諸葛亮都言之不詳的死門,王坤也是心存恐慌,什麼叫萬物皆休?是別人休,還是自己也休?

無暇顧及許多,王坤細細的撫摸著羊皮卷,繼續看下去,卷上接下來則是將此訣分為三個修煉層次:築基,化形,歸一!

王坤皺眉苦思,築基還能理解,應該是衝開前三門,獲得龐大的精神力,能夠吸收空氣中的五行之力,化為內力,因為俗世的武者同樣是吸收五行之力化為內力,隻不過他們能夠日積月累的慢慢吸收再儲存於丹田,而王坤身為絕脈,按照功法中所介紹的,必須臨時吸收,這就要求吸收的速度快,數量多,所以前三門開,則是將絕脈之體的精神力瞬間提升到恐怖的層次,這樣就能大量的吸收五行之力!俗世中也是如此,精神力越龐大的人,吸收五行之力的速度更快,所以內力恢複的也更快!

而化形,何為化形?王坤思索了片刻,他猜測,既然將八門冠以五行之分,神獸之名,這化形很可能就模擬各種神獸的形態,或者是獲得神獸的一些攻擊手段!化形也還尚能理解,那又何為歸一?

“師父,這訣中所記載的歸一是什麼意思?”王坤突然想起了旁邊還有個武學大師呢,他趕緊問!

誰知,老頭也是不知,他搖頭說:“此門功法乃是諸葛孔明所創,為師也沒修煉過,不過為師倒是能夠猜測出一點東西來!道家有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那反過來說,這世間的東西的根源就是一,所以這訣中所言的歸一境界嘛,應該就是將八門化為一門吧!”

老頭說的也有理,但是不過是揣測罷了,王坤知道,如果沒修煉到那個層次,自然是不會明白了,走一步看一步,隻要能修煉下去,慢慢領悟即可,況且諸葛孔明創造出來的絕世功法隻是這麼淺顯的話,王坤反而覺得不太對頭!

築基的功法分為兩部分:吸收與散功!吸收乃是學會慢慢引氣入體,吸收五行之力,來衝開前三門;而散攻則是因為絕脈之體的丹田不能彙聚過多的內力,所以必須散去!

王坤所要學的就是第一篇:吸收。

不過王坤現在不急著修習,因為他必須弄清楚一個問題,因為這門功法跟前世在電視上看到的火影裏麵的八門遁甲之術極為相似,他心裏也犯嘀咕,到底是這門功法後來流傳到了日本忍者界中還是日本人也發明這門功法,當然王坤還是傾向於第一種猜測,日本人在武功上是遠遠趕不上古中國的。那麼,照老頭所言,這門功法是第一次真正的出世,那後來為何又流傳到了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