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業組決賽中,我個人比較喜歡的選手是排在第三的意大利選手Andrea Ghigiarelli & Sara Andracchio。他們身體外在的力量和內在的力量相互配合,身體的運用非常到位,張力十足,已達到他們的最大程度。雖然身體在連接上有一些問題,但瑕不掩瑜。
冠軍美國選手Arunas Bizokas & Katusha Demidova的舞蹈非常用心,技術無可挑剔,不管是空間感還是身體感覺、雙人的配合,各方麵素質表現完整,但他們因過於熟練的技術而失去內心的熱情。亞軍美國選手Victor Fung & Anastasia Muravyova的表現維持現狀,技術上沒有突破、超越自我,表現平平,隻是循規蹈矩地完成自己的動作。
排在第四的斯洛文尼亞選手Domen Krapez & Monica Nigro與以前相比,進步較大,這體現在舞蹈的連貫性加強,情感詮釋更深入,音樂的把握和舞蹈的生動感有所提升。他們的移動感也很好,但是移動過程轉換時,身體對地板產生的空間感不夠清晰。
第五名選手Valerio Colantoni & Yulia Spesivtseva的綜合實力較強,移動、擺蕩、架型、音樂處理等都做得比較好。作為意大利選手的他們,舞蹈是典型的意大利風格,舞蹈的棱角感強,然而他們不及同籍前輩的舞蹈具有那麼強烈的獨特性,非常期待他們不被外在的因素所影響,能沿著前輩的足跡走下去,把自己的舞蹈性格塑造得更深入。
中國選手實力增
在本屆黑池標準舞比賽中,中國選手在各組別的排名都有新突破。不可否認,一批優秀的歐洲選手缺席比賽促成這個局麵的形成,但是主要原因還是中國選手的實力變得越來越強大。從前國內的信息太閉塞,而今不管是專業、本科院校,還是業餘俱樂部,每年都會頻繁邀請國外的知名大師來授課,同時,越來越多的中國舞者主動到國外學習。中國舞者在接受大量的前沿技術後得到提升。
在職業新星組中,有三對中國選手進入決賽。楊超/譚軼淩以明顯的優勢奪得該組冠軍,他們的舞蹈綜合了英式風格的細膩和意式風格的熱情。經過多年的賽場曆練,他們經驗豐富,應賽沉著冷靜。快步舞是他們的強項,跳得相當有感染力,舞步輕盈、流暢。
第四名選手李偉平/鄭岑的基本功細膩,舞蹈品質提高了許多。第八名王靜/郝媛媛英式範兒很濃,擺蕩、傾斜等做得較沉穩,但在演繹方麵稍有欠缺。
另外,我比較喜歡的一對選手是業餘組冠軍,丹麥選手Emanuel Valeri & Tania Kehlet。女舞伴Tania非常引人注目,她的能力非常強,男士給她一分的能量,她能展示十分。胸腰部分的展示柔軟而又力度,能運用到每一塊肌肉。
四重奏·洲國對抗賽
服裝和上場陣容依然是今年洲國對抗賽的看點。選手的亮相讓在場觀眾一下沸騰起來,今年澳亞代表隊、美國隊、歐洲隊、英國隊的服裝分別以黃、藍、紅、黑為主色調,英國隊的長羽毛頭飾非常搶眼,很有巴西民間桑巴舞的範兒。
賽前,中國觀眾都特別關心今年參與澳亞代表隊的中國職業選手會是哪對,答案就是張勁/羅文清,他們一出場就博得了中國觀眾的掌聲。美國隊的陣容非常強大,兩對標準舞選手是本次黑池舞蹈節的標準舞職業組冠亞軍Arunas Bizokas & Katusha Demidova 和 Victor Fung & Anastasia Muravyova,兩對拉丁舞選手則是Riccardo Cocchi & Yulia Zagoruychenko和Maurizio Vescovo & Andra Vaidilaite。經過幾輪角逐,他們獲得了四國對抗賽的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