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輝
這次A組前12排位的競爭很激烈,很多A組選手都開始展現職業風範的趨勢。
決賽選手中,趙鵬/汪琪的動作非常一致與流暢,舞蹈連接都很清晰,就像看一幅畫一樣,很美。陳龍/王旭靜對我來說,也是特別的驚喜。他們改了舞蹈的編排之後,舞蹈越來越成熟,特別是快步舞,技術、音樂技巧與處理都是一流的,是冠軍的有力競爭者。
上一站最大的黑馬張占華/張若男的進步非常大,屬於力量型的選手,做起動作來非常有power,舞蹈的型狀與音樂的處理都很好。程丹/李禎妮屬於耐看型選手,他們克服了身高的劣勢,很有舞蹈的感覺,發揮穩定,擺蕩與傾斜、關節的運用等技術都能展現出來,型狀也很好。
曹園/王鴻晶是一對很有動感的選手,需要注意的是在追求效果的同時要保持住型狀,動作完成更細膩點的話會更好。王栗凱/趙靈依也是一對技術型選手,需要慢慢去品味與細看。他們基本功紮實,發揮穩定,若能再動感一點會更好。邱禹銘/徐菀是是十項選手,專項轉成標準舞之後進步越來越大,力量收放自如,若音樂再飽滿點會更好,潛力無限。
同時,在前12中,黎璐/郭青是一對非常好的選手,有很好的基本功,動作幅度大,兩人搭配也很成熟,完全具備進入決賽的實力。莫然/周潔有非常強的動力與擺蕩,若能增加一點柔軟劑,多一些身體延伸會更好。吳宏博/郭玥這對選手很有氣場,視覺效果很不錯,兩個人之間的配合若能再默契一點會更好。郭玥在體態上要更輕盈點。於瓏琦/平甜甜的舞蹈感覺很輕鬆,於瓏琦的笑容很好,不過進步不明顯。
黨奇
A組標準也是非常強的組別,在前24進12的時候,就已經基本上都是高水準的選手,這對於裁判執裁來說,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趙鵬/汪琪屬於技術型的選手,兩個人的型態比較好,舞蹈能力、舞蹈動作編排與處理音樂的感覺也都不錯,每個舞蹈風格的處理都比較到位,若個人的風格再突顯一些會更好。
陳龍/王旭靜快步踩點很有衝擊力,在快速的旋轉與移動當中,能夠保持好兩個人的位置,是很難得的。他們舞蹈時的速度與表現力也比較出色。
張占華/張若男屬於大個子選手,身高搭配與型態都比較好。以前在速度與力量方麵比較缺失,如今在快速動作和移動過程中,兩個人的力量比較集中,身體形態不會散掉。這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程丹/李禎妮是這個組別裏資曆較深的一對選手。技術等各個方麵都不錯,發揮得比較穩定。曹園/王鴻晶的舞蹈很有衝擊力,舞蹈意識與線條突出。不過,可能是因為曹園胳膊做了手術,停賽了半年,體力上還沒有完全恢複。
王栗凱/趙靈依屬於各個方麵都較不錯的選手,建議若能凸顯適合自己的方麵會更吸引人眼球。邱禹銘/徐菀曾是青年組冠軍選手。他們很年輕,型態不錯。移動時身體略顯僵硬,若在這方麵有所改變,他們的舞蹈會顯得更加飽滿。
另外,沒有進入到決賽的選手,如於瓏琦/平甜甜,他們的舞蹈很流暢,技術到位,底盤的運用很好,不過需要加強的是後背的伸展性。莫然/周潔,非常有激情,舞蹈的速度、力量很強。若技術方麵更細致,舞蹈效果會更好。黎璐/郭青,也屬於較老資格的選手。他們的線條不錯,如果加強配合的默契度,舞蹈的衝擊力會更強。最後,來自北京舞蹈學院袁紹陽/黃楚君,這一對選手有非常好的舞蹈潛質,具備優秀舞者的身體素質,按道理應取得不錯的成績,但本次比賽未能進入前12,非常遺憾。不過,不可預知性就是競技舞蹈的最大魅力。
團體舞
在這一次重慶站的集體舞比賽,拉丁項目中第一名獲得者北京輔仁音樂舞蹈學校的《Move.Dance》的音樂和舞蹈編排特別突出,五支舞蹈音樂的曲風都相當接近,不會有太大的跨越,這樣讓音樂聽上去很整體。在每一個不同音樂轉化的同時,動作上有十分明顯的變化,把音樂的轉換點表現也很明顯。隊形的變化不僅多,並且靈活連貫。若舞者們的表現可以再誇張點、豐富點就更好。
第二名獲得者上海黑池體育舞蹈專修學院《舞魂》是這次所有團體舞中唯一借用道具——椅子的舞蹈,伴隨著音樂節奏的快慢,舞蹈動作轉換輕鬆自如。若舞伴間能夠更多一些情感交流,舞台效果可能會更好。
第三名獲得者大連國際體育舞蹈學校(成都校區)《那些年我們一起唱過的情歌》音樂的選曲和動作的編排都非常具有創意及特點,音樂運用的都是中文曲目,並且每一種情感的歌曲都有,是一首相當豐富的音樂。
而在團體標準舞項目中上海體育舞蹈專修學院《宮廷萬花筒》的音樂製作不僅整體,而且歌曲與歌曲之間的銜接連貫,同時歌曲高低潮轉換的比較多。舞者們展現的變化與音樂的高低潮變化,配合密切。最重要的是舞者們的情緒很好,看上去不隻是一個集體在跳同樣的動作,而是每個舞者的舞蹈都有它的生命。
北京文化藝術職業學校《青花》不管是從舞蹈編排還是音樂製作都十分棒,特別是女生的服裝和音樂搭配完美,充分表現出中國的古典文化。最重要的是在舞蹈的編排上不僅僅隻是單一的標準舞,讓一些簡單而優美的民族元素動作增加到裏麵,並且用多層圓形的隊形來展示,看上去非常的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