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要聞
“十二五”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規劃出台
本報訊 為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深化科技體製改革加快國家創新體係建設的意見》(中發〔2012〕6號),引導創新主體行為,指導全社會加強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加快推進創新型國家建設,國務院製定《“十二五”國家自主創新能力建設規劃》。
規劃指出,“十一五”期間,我國堅持把增強自主創新能力作為科學技術發展的戰略基點和提高綜合國力的關鍵,大力推進科技進步和創新,強化了對經濟社會發展和國家安全保障的支撐。然而,當前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建設仍存在一些突出問題,主要表現在:創新能力建設缺乏係統前瞻布局,與世界先進水平相比還有較大差距;創新資源配置重複分散,使用效率不高,共享不足;企業創新動力和活力不足,技術創新的主體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投入不足與結構不合理並存,持續投入機製尚未形成;知識產權保護等創新環境尚有待完善。
規劃提出,“十二五”時期,我國自主創新能力建設的總體部署是:加強政府統籌規劃指導,更加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基礎性作用,引導社會創新主體積極參與,重點推進科學研究實驗設施和各類創新基地建設,加強科技資源整合共享和高效利用,健全國家標準、計量、檢測和認證技術體係,支撐科技跨越發展;加快推進重點產業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工程化能力建設,提升重點社會領域創新能力和公共服務水平,構建各具特色、協調發展的區域創新體係,支撐經濟社會創新發展;加強創新主體能力、人才隊伍和製度等創新環境建設,深化國際交流與合作,強化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和管理能力,激發全社會創新活力,提高創新效率和效益。
規劃指出,要增強重點產業持續創新能力。推動工業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加強生產過程智能化和生產裝備數字化應用示範,提升集散控製、數字控製等自動化和信息化技術集成創新能力。推進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建設。實施製造業信息化科技工程。根據行業技術發展要求,培育和發展網絡製造等現代製造模式,促進“生產型製造”向“服務型製造”轉變。(周壽英)
1~4月我國智能信息產品加快普及
本報訊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運行監測協調局表示,今年1~4月,智能信息產品內銷量保持高速增長。
智能信息終端產品加快普及。1~4月,計算機、彩色電視機和移動通信手持機內銷分別達到1749.3萬台、2651.7萬台和15661.8萬台,增速分別達到10.4%、16.7%和30.7%。CNNIC市場調查結果表明,智能手機網民在手機網民中占比已接近80%,用戶新購手機中智能手機的比例達72.8%。在網絡視頻、IPTV、數字家庭應用的推動下,智能電視機銷售量保持兩位數增長,40%的用戶表示選購電視機首選智能電視。
移動流量消費連續4個月增速超50%。1~4月電信業務收入累計達3692.4億元,同比增長8.8%。流量消費依然是增長的主要動力,其中固定互聯網寬帶接入時長98077.6億分鍾,同比增長20.8%。月戶均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突破120M。25%的手機用戶通過3G移動網絡接入移動互聯網,但消耗流量占比達到50%。